主显节礼仪探源与读经诠释

2021-01-06 08:33   纳爵之盾  阅读量:7867

 

庆节的来源及神学意义

 

主显节庆祝三个奥秘的事件:今天异星引导的三位贤士来到马槽前朝拜耶稣,今天耶稣在加纳婚宴上水变成了酒,今天基督为了我们的得救而在约旦河受洗。主显节的意义由基督三个启示的奥秘组成:三贤士的礼物,象征基督的君王、天主性和死亡;变水为酒,显示基督神性权能;约旦河受洗,揭示圣三奥迹。根据圣额我略•纳祥的理解,「在基督的奥迹里,每个都包含大量高级的节日,所有的节日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使我们完全,回复到亚当的最初状态」(Orations, “On Epiphany”, 16.)。三贤士来朝,表示所有的人类将从乐园的东门——新生的基督所在的山洞,再次进入与天主同在的伊甸乐园。变水为酒的奥秘,表示所有的人类将有希望进入天人之间的神圣交换:「酒水的搀合,象征基督取得人性,愿我们也分享祂的天主性」;「愿我们的主基督的圣体圣血的搀合,使所有领受的人获得永生」;「天主成为人,是为叫人成为天主」。耶稣约旦河受洗,预示所有的人将因着圣三的洗礼而除免原罪,再次成为天主钟爱的儿女;耶稣受洗后在旷野的试探将恢复人类在乐园中服从、无辜和满足的特恩,得胜的基督徒将不再受自我、世俗和魔鬼的攻扰。

 

Franz Nikolaschy说,「在礼仪年的众多节日中,还没有哪个节像主显节一样,在历史发展方面让人们提出如此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困难而复杂,很容易让人觉得永远也找不到答案」。(本句及下文参阅Bernhard Rass, SVD,《教会礼仪年度》上册,200-201页。)这个节日源于两个异教的日子:一是埃及历法的冬至日,这一天比罗马历晚12天(即在罗马历12月25日后的第六天),庆祝时间及永恒之神Aion(Aevum,英文是Aeon)的诞生。亚历山大的基督徒为反对异教的这个节日,而将之基督化为基督诞生并显示自己的日子。二是埃及的另一个节日,即在埃及Tybi月的第11天(即罗马历一月份的第六天,即罗马历的1月6日),人们会前往尼罗河汲水,并将水存放家中,以示对神水的崇拜,也期待变水为酒的神话再次发生。而基督宗教世界中流行的诺斯底异端,也造就了这个节的产生:他们在1月6日庆祝耶稣约旦河受洗节,以表达他们所认为的「只有在受洗时,耶稣才有了天主性」的错误信念。他们也引入异教人对水的崇拜,从而把这庆节综合而为:天主性和人性,天主和人,如婚姻般结合在一起的信仰。

 

从古代教会时,大约主历二世纪时,亚历山大教会就开始庆祝这庆节;四世纪时,东方教会《亚历山大亚大纳削准则》中仅有的三个节日被认可:复活节、圣神降临节和主显节。因为按基督徒对「显现/epiphania」一词的理解是从圣神降临→复活→主显(约旦河受洗和显圣容事件,以及三年传教生活中的诸奇迹)→降生而来的;其意思很丰富,有显现(appear)、启示(reveal)和出现(manifest)的意思。主显节的希腊文是“επιφάνεια”,这字原本的意思是指一国之君离开王宫驾临到某处,接受臣民的瞻仰。在古代东方有把君王当做「神」来崇拜的传统,故此这个字也指「神的显现」(theophany),指「从上而下的出现」/(“manifestation from above”, that is, “divine revelation”),即天主在耶稣基督内,或天主圣三在耶稣受洗事件上的显现。而西方教会则侧重于“epiphany”,即天主子神性在历史中的显现,尤其强调一种延伸:马槽→约旦河→十字架;白冷→纳匝肋→耶路撒冷→万邦。东方教会庆祝主显节的核心事件是:耶稣受洗。西方教会庆祝的核心是:三贤士来朝,然后才是耶稣受洗和变水为酒。在君士坦丁堡的圣金口若望(St. John Chrysostom,347-407)主教的倡导下,西方教会就统一于每年的12月25日庆祝耶稣基督的圣诞,而在1月6日纪念救主的受洗,到第四世纪时,圣教会也开始在这一天纪念东方的贤士来朝拜圣婴的事迹。古罗马历史学家阿米阿努斯•马尔切林努斯(AmmianusMarcellinus,325/330-391)则声明,1月6日也是庆祝耶稣基督在加纳所行第一个奇迹的日子。

 

基督启示自己给所有的人,是以相称而可理解的人的方式进行的。对纯朴的牧羊人,祂就派遣天使,赐以直觉的信仰;对于详查天体运行,用理智求真的三贤士,祂就以异星引导,赐以信仰的理性之光;对于那些来看征兆的犹太人,祂就给予一个真实的奇迹:变水为酒;对于那些听到牧羊人传报喜讯的犹太人,祂就赐给他们达到信仰的第一个思想:惊讶;对于那些连牛驴都不如的黑落德及其党羽,祂就以惊惶来触动他们的良心。正如新教理所言:「借着对真理和美善的开放,借着伦理道德的意识,借着自由和良心的声音,以及借着对无限和幸福的渴望,人正自问天主是否存在」(CCC 33),人也在信仰的道路上寻找生命的根源。

 

在我们今天的时代里,基督又如何把自己通传给我们呢?梵二大公会议要求我们关注时代的征兆(GS 11)。这些征兆包括:发展自各民族间的团结关怀和相互依存的存在意识;基督宗教的大公意识;平信徒与圣职人员的共同责任意识;女性的解放和合乎人权的宗教信仰自由。当基督在圣经中提醒人们时代的征兆时,首先指的是默西亚的征兆:「瞎子看见,跛子行走,癞病人洁净,死人复活,穷人得着喜讯」(玛十一5)。这些征兆在今天还存在吗?耶稣还需要若翰的门徒传达这征兆吗?当然!这个时代心灵的盲者透过与天主圣言的接触而接受信仰和希望之光,灵性的瘸子和生命被罪恶、心理疾病控制的人因着圣神的德能和基督的话语而获得治愈。这些征兆都是默西亚的征兆,也都是圣言降生成人的奥迹的延伸。

 

在这些征兆中,耶稣特别强调「穷人得到喜讯」(路七22)。关心弱小和成为贫穷,仍是我们时代福音传报的典型,仍然是基督在教会内的工作。今天我们特别应当思考基督的这一教导:「你们常有穷人同你们在一起,至于我,你们却不常有」(玛廿六11)。因为我们不能在这些最小兄弟身上看见基督的临在,也不能在所有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身上看出基督的近人, 所以我们便无法在穷人身上服事基督。我们在福传中的挑战还是来自于这种「需要热忱」的新征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以「我为你祈祷」类似的暖语来搪塞他人,这是我们没有行为的信德。这句话的冷漠无异于在跟穷人说「你吃得饱饱的,穿得暖暖的」(雅二16),就是在给马槽中的小圣婴身上泼冷水。正如圣教宗保禄六世所说:「世界需要并期望我们生活的简朴,祈祷的精神,博爱众人,特别是低微者和穷人,以及服从和谦卑……。没有这些圣德的标记,我们的话语很难触摸到当代人的心灵,也将导致我们宣讲的徒劳和生命的贫瘠」。看来,任何时代,基督徒最需要拥有使基督话语富有德能的更新意识。

 

经文概要与神学反省

 

读经一:依六十1-6;

答唱咏:咏72:1-2;

读经二:弗三2-3a,5-6;

福音:玛二1-12(甲、乙、丙三年的经文相同)

 

读经一向我们描绘的是教会新耶路撒冷升起的光辉,这光辉来自于上主的荣耀。所以教会的教父们把基督比作太阳,把教会比作是月亮。亦因此,我们在教会表达自己身份的礼仪中向天主说:「在你的光明中我们看到光明」,就是在说「我们在教会的光辉中看见天主的荣耀」。

 

读经二的中心是:「外邦人借着福音在基督耶稣内与犹太人同为承继人,同为一身,同为恩许的分享人」(弗三6)。这便是福音,这颗「异星」的奥秘。今天基督以「异星」为标记而神显,吸引了教会的第一批外邦会众。今天福音以「核子」的形式出现,祂期待着我们去把它引爆,即遵守基督「往训万民」的命令,去拓展基督神国,因为真正默西亚的期待就是「众王都要崇拜祂,万民都要事奉祂」(咏七十二11)。为每位基督徒,聚集时是一团火焰,散开时是满天繁星。

 

福音给我们描绘了一次朝圣的旅程:

 

①「看,有贤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

 

②「看,那星走在他们前面……」;

 

③「看见婴儿和祂的母亲,遂俯伏朝拜了祂」;

 

④「他们在梦中得到指示……」;

 

最后福音描述他们找到了另一条回家的路。这条旅程也是一条信仰之旅:由标记到奥秘,而找到道路、真理、生命的主,找到生命之路。

 

祈祷:主耶稣,求祢引导我在生活中无数的「异星」身上认识出祢是主,也从无数的惊奇里认出祢奥秘的计划来!

 

 

 

三种对耶稣显现的回应

 
 

下面我们循着福音对三贤士寻访耶稣的叙述,循着天主所赐下的异星,来从主显的奥迹中找出我们生活方向和指导。在圣经的叙述中,历史的、神学的和象征的元素往往搀合在一起。圣史玛窦不只要告诉我们事实,而且也要他的读者进行伦理反省。亦如玛窦福音本身的结构一样,玛窦在此也教导我们:生活我们所教导的,生活我们所信仰的,即是「主显」,即是让圣言降生成人。

 

福音记载有三种人对耶稣诞生作出了回应:一是三位贤士;二是黑落德;三是那些司祭们。

 

01

 

第一个消极的回应者:

黑落德  

 
 

这个连牛驴都不如的恶王,一听说才诞生的犹太人的君王就惊慌起来。于是他召集司祭长和经师们,他不是为寻找真理,而是为排除异己,是为阴谋、欺骗和迫害。黑落德代表那些在天主和人之间作选择的人,他最终为利益和权力而选择了与那恶者媾和。他的惊慌使整个耶路撒冷和犹太都一起恐慌,这是一种恶的氛围与恶的延伸。在今天,也有很多「黑落德」势力盘旋在宗教信仰的上空,他们不允许任何与之相对的意识形态发展壮大。他们把社会、国家、集体「抽象化」为「主义」、「道路」和「公益」,而把个体的人杀死,还以为自己是救世主,是世界的主人。其实他们只是自我和利益的追逐者,只会是从无法无天到无望,最终走向灭亡的悲剧而已。

 

02

 

第二种消极反应者:

司祭长和经师们  

 
 

他们回答了来自黑落德和三贤士的提问,明知道默西亚是诞生在达味城,犹太的白冷。但是他们就是不愿意接受这个小小的白冷,不愿接受受苦的默西亚,不愿意离开可以让他们致富的耶路撒冷圣殿和舒适安逸的王宫。

 

今天有很多人在寻找时代的若翰,耶稣对他们的教导是:「你们出去到荒野里,是为看什么呢?是为看随风摇曳的芦苇吗?你们出去到底是为看什么?为看一位穿细软衣服的人吗?啊!那穿细软衣服的人是在王宫里。你们究竟为什么出去?为看一位先知吗?是的!我给你们说:而且他比先知还大」(玛十一7-9)。这些人寻找「心灵的旷野」,热衷于很多神秘主义和冥想主义,也想回到人性的世界里和需要爱的社会里。他们也寻找先知,可是自己却不愿意信赖任何人。他们甚至高举人性,可就是不愿以坚持不懈来活出人生;他们在寻找自由,可就是不愿意信从真理。

 

今天也有很多人在寻找耶稣,但玛窦对我们的描述却是上主仆人的形象:「看,我的仆人,他是我所拣选,我所钟爱的;他是我心灵所喜悦的;我要使我的神住在他身上,他必向外邦人传布真道。他不争辩,也不喧嚷,在街市上没有人听到他的声音;已压破的芦苇,他不折断;将熄灭的灯心,他不吹灭,直到他使真道胜利。外邦人将要期待他的名字」(玛十二18-21)。今天人们所寻找的耶稣不再是一个救世主形象,而是一个历史人物,一个风云人物,或是一个剧中人,如几年前上映的《血滴子》当中的「天狼」形象,其实这些后现代的角色创作者们要戏说的只是一个「天郎(臆想的一位神人)」而已。人类不能抹掉自己的罪恶,只能由一个大能的神,即一位在人类中间的神来施救。后现代的人宁愿幻化一切,也不愿面对真实的人性和自我;宁愿戏说一切,也不愿对一个现实的伦理作出存在性的反省。他们就像黑落德时代的经师们一样,总是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或得不到的东西,说得一文不值,自己却不愿作任何的选择。所以圣经说,奥秘必要传扬出去,因为这些经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说而不做,言而无信。

 

今天的人亦如耶稣时代的经师一样,在圣言之光面前,他们内心的征兆暴露无遗:他们讥笑若翰附了魔,他们嗤笑耶稣是一个贪吃嗜酒的人(参阅玛十一18-19)。可是,他们却不愿说出彼此所穿的「皇帝的新装」,他们更不愿接受一个来自马槽中的婴儿的教训;他们爱黑暗胜过光明,以至于他们无法认识天国的奥秘。

 

03

 

主显节上的「三配角」:

三位贤士  

 
 

他们用行动而不是用话语来教导;他们用理智寻求智慧,也用信仰寻找新生的默西亚。他们没有让思想的火花停留在惊喜之中,而是毫不犹豫地走上了朝圣之路;他们没有停留在事业的高峰处和生活的优越感中,而是决定性地踏上了信仰的挑战之路。他们没有用理性盘算危险、困难和结果,而是带着他们表达内心的全部:黄金、乳香和没药,义无反顾地上路。根据圣依肋内的解释:黄金象征耶稣是君王,所以三贤把这华美而珍贵的礼物送给祂;乳香象征耶稣的天主性,祂从天降下,不但显示给犹太人,也显示给没有寻找祂的人,这份美丽的礼物就像是圣神那使人得着安慰的话语;没药象征基督的人性,他是人类的一员,有死亡,也会被埋葬,三贤明白人生的结局只不过是一个墓穴,所以献上没药。这没药预指那为耶稣膏傅的罪妇的「纳尔多香液」——原是为他死亡而用的(参阅谷十四8);也指向尼苛德摩埋葬耶稣用的没药(参阅若廿39-40)。这三位贤士在第八至九世纪之间的意大利文圣经抄本中可以看到他们的名字:Melchior, Caspar and Balthazar,即梅尔基奥、卡斯帕和巴尔塔萨。有的解经者把他们视为诺厄的三个儿子闪、含、耶斐特的象征,即全人类的象征。而大圣教宗额我略则对三贤士的礼物进行了灵修化的诠释:黄金是智慧的象征,乳香是人追求芬芳和圣洁言语的象征,没药象征不使人为罪恶所腐化的自由意志。三贤士献上象征理性之人心思、言语和意志的黄金、乳香和没药,就是献上人性的全部,这也正是依纳爵神操中的「全部奉献」。

 

总之,三贤士来朝表达了信仰的真理:信仰是一条朝圣之路;信仰是一种投身,一种选择;信仰是接受挑战和冒险行动;信仰需要全部的奉献,它需要整个人性的投资;信仰是个人与团体的表达,从我信到我们信;信仰是从理性的自然之光中看见超越的启示之光。

 

 

三贤士:寻找更多一些的人

 
 

在主显节上,教会继续庆祝和默观救主耶稣诞生的奥秘。有人称主显节是圣诞节的双胞胎节日,是第二个圣诞节或小圣诞节,或东方的圣诞节。圣诞节强调的是「来临(coming)」,而主显节强调的是「显现(appearance)」;圣诞节庆祝的是「圣言成了血肉,居住在我们中间」(若一14a),主显节诠释的是「我们看见了祂的光荣,正如父独生子的光荣,满溢恩宠和真理」(若一14b)。所以,圣额我略•纳祥把这节日称为「光明节」,并把耶稣受洗的奥迹称为基督徒在「基督内的启蒙」。(参阅《教会礼仪年度》(上),202-203页。)所以主显节特别强调的是耶稣诞生的效果及宇宙意义。天主子在玛利亚的胎中成为人,不仅是为以色列人——白冷的牧羊人是其代表,而且也是为全人类——以三贤士为代表。教会在今天的礼仪中邀请我们以祈祷和默观来反省三贤士和他们寻找默西亚的旅程。在福音的开始,圣史玛窦先向我们展开一幅朝圣的图像「看,有贤士(不一定是三位)东方来到时耶路撒冷」。他们问黑落德王说:「才诞生的犹太人君王在哪里?我们在东方见到了他的星,特来朝拜他」。现在我们要问:他们是些怎样的贤士?是国王吗?是星占家吗?是魔术师?还是三位天文学的博士?那颗星是怎样的星?他们不是出于好奇,而是准备寻找「更多(something more)」有关生命的智慧。他们要寻找的是真光,是智慧之光,使他们的生命更加丰盈的圣言之光。

 

圣史玛窦想把耶稣表达为「新梅瑟」,所以用旧约的图像来表达新约的基督画像,因此也就把贤士的原型联想为旧约中的「巴拉克」。玛窦「三王来朝」的故事中:黑落德,不但有借着杀害希伯来男婴以图谋杀婴儿梅瑟的法郎的影子,还有企图借东方贤士之手消灭梅瑟的巴拉克的形象。正如巴郎见到「达味之星」升起一样,新约的贤士也见到了犹太君王之星的升起(参阅R. E. Brown,《成年的基督》,12页)。为基督徒而言,这星就是犹太人所等待的「默西亚之星」,「达味之星」——「英雄由他的后裔而出,他将治理许多民族;他的君王超越阿加格,他的王国必受举扬。我看见祂,却不是在现在;我望见衪,却不是在近处:由雅各伯将出现一颗星,由以色列将兴起一权杖,击碎摩阿布的额角,粉碎舍特一切子民的脑盖」(户廿四7,17)。这是玛窦的预像解经法和寓意解经法。而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三贤士代表了那些在基督宗教之外诚心诚意寻求真理的人,代表了那些在受造物中寻找天主痕迹的人(参阅罗一20)。他们不是旧约中歪打正着的巴郎术士,而是一群真理的朝圣者。他们是一群渴求灵性生命者,甚至是真理的嗜求者。

 

而黑落德则是一个权力和虚荣的贪恋者。他不想有人在以色列地朝拜他之外的任何人,所以当他听说贤士们要朝拜的是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时,他的第一感受就是惊慌。这是一种极不自信的表现,他要用谎言和伪善来掩盖内心没有爱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恐惧:「你们去仔细寻访婴孩,几时找到了,给我报信,好让我也去朝拜他」。他的理智没有用来思想真理,而是用来谋划邪恶。他所理解的圣经只是预言而已,他只是想占有以色列人的「巴拉克王」而已。而基督的诞生告诉世人,马槽中的圣婴就是一切预言的开始,就是真正的以色列君王。

 

回到我们内心扪心自问:我内在有一个黑落德吗?也许我们已经多次把天主当作我们权力的对手,甚至是马槽中娇小的圣婴,我们也不会放手。多少次我们在天主的话语前闭目塞听,因为我们的自我过于强大,所以不允许圣言的光辉在我们良心内发出。我们爱黑暗胜过光明,爱自己胜过天主。在这个庆节上,我们需要有三王的勇气,勇于除掉自己与天地竞争的雄心,乐于为天主让出空间而舍弃自己,敢于把自己交付于一个将来,一个需要回应和付出才能体验得到的、往往总是迟来的爱。

 

那些经师们本来会是天国的宣讲师,但是他们不但对于先知的教导说而不做,而且对圣经的意义更是浅尝辄止,所以他们无法接触到圣经更深入的意义(the fuller meaning)。正如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其宗座劝谕《上主之言》中所说:「按教会活生生的圣传去正确领悟圣经,并视之为天主的圣言,那是何等重要的事」(VD 18)。领悟圣言的最好方式就是默想天主子「降生成人的奥迹」(DV 13)。而在今天看来,「圣子的身体,就是我们所领受的圣经」这句教会古老的名言,亦当成为我们朝拜圣婴的理由,亦如教会传统中把打开在若一1-18节的圣经放在圣婴前一起朝拜一样。「寻求更丰富的意义」,不只是一种释经学态度,一种释经学方法,也是一句灵修格言。它是让我们进入天主「更」的恩宠逻辑中的邀请,也是天主圣神向我们提出的回家的邀请:快快回到父的怀中——圣经的核心吧!也是基督亲自在向我们说:我愿我的启示为所有人认识,为人完整而圆满地认识,我愿意所有的人认识真理,我愿意诞生在一切人心中;更是天父在向我们说:「我愿意众人都蒙我教训(若六45),我愿意所有的人在默观圣言时恩上加恩,我愿意寻求真理的人多认识我一些」。

 

 

祈祷一颗星和祈祷一颗心

 
 

现在让我们回到福音的中心「星」上来。三贤士看见并跟随的是怎样的星呢?这个问题一直是天文学界讨论的话题。开普勒(Kepler)认为它是一颗新星或超级新星/ “nova” or a “supernova”,这种新星通常发出的是弱光,但出乎意料的是,这种新星在内爆时会产生超常的亮光。当然这一解释并不能引导我们达到福音的本质部分,但能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如我们在读经提示中所指出的:异星就是一个待爆的「核子」。我们要关注的事实应该是:三贤士在寻找天主的痕迹;他们在努力从自然之书中读出这些记号(signature);他们明白外邦人的祷词「高天陈述天主的光荣」(咏十九2),「上主的声音放射出火舌。上主的声音震动了旷野」(咏廿九7-8);他们确定天主能在受造物中被感知,他们用受造物来钦崇造物主;他们知道:看见天主经过的痕迹,不是靠天文望远镜,而是靠理性的眼睛和渴望天主的信仰;他们认为:天主离人类很近,就在天主的星辰掠过的那一刻,就在一颗思想超越的心中。在他们看来,宇宙不是一个偶然,人也不是来自偶然,而是天主爱的创造。三贤士的反省可能至此为止了,可是对于我们却是一个信仰的开端。

 

我们被圣言邀请去看见祂作为天主独生子的光荣,我们被邀请以更深的意义来反省与默观造物主的智慧,天主那不可言喻的、对我们无限的大爱。正如圣马克西姆院长在《五百章》中所说:「天主圣言曾一度带着肉体出生人世,以显示祂的良善和祂的人性。祂为了爱世人,常常愿意精神地诞生于那些期望祂的人心中。」「原来法律和先知的预言,宛如我们热诚观看的异星一般,明显地引导那些按天主的旨意,藉圣宠的神力而蒙召的人们,来认识降生成人的圣言」。在主显节上,我们需要的是「阅读一颗心」,阅读基督爱人的心。正如大圣教宗额我略所言「读主言,入主心」,当我们读懂基督的心时,我们就能以心体心地去爱。在「爱」到来之前,在爱爆炸之前,我们先当祈祷一颗心。

 

天主,祢教导一切寻求智慧的人说:「我儿,将你的心交给我,我要把生命之道教给你」(箴廿三26)。洞悉人心的天主,我们的父,请使我们了解人心,因而能了解我们自己以及祢圣子耶稣的心和圣母玛利亚的心。

 

童贞玛利亚,喜乐的熙雍女儿,你诞生了救主,请使我们了解祂的心,因为你离你儿子的心最近。妳的无玷圣心最肖似耶稣良善慈悲的心,求你以你爱耶稣的爱炽热我心,使我常常能在面对他人时,能像你对耶稣一样,以心体心。

 

天主,求祢使我们进入自己的内心,进入我们所爱的人的心,进入祢托付给我们的人的心,以及那些受苦和生活于绝望中的人的心。让我们看见祢总是比我们更大的心:祢爱人的心,让我们安息其中,让我们看到永恒和找到进入永恒的时间。

 

天主,请赐给我们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感,也赐给我们能在祈祷中对越祢的超越感。请教导我们觉察我们生活中的混乱,使我们能进入祢的秩序,进入祢的「时期一满」中,进入祢的恩宠中。请使我们能悔改,并真心信从福音。阿们!

 

最后,圣经告诉我们,三贤士所见到的星,在耶路撒冷的王宫里消失了,而三贤士仍然上路去了白冷。这是在告诉我们,旧约圣经的启示仍然为寻求天主人有效,它是文字书写的「异星」。即使假先知和懒经师们在曲解或不求甚解,它仍要在正直的人心中发光。所以我们阅读和祈祷的重点应该是「天主的心」和「天主的星」。天主的心总比人大,天主的软弱总比人坚强,天主愚妄总比人智慧,所以我们的自由应该是爱的表现,我们的放心大胆应该是更加圣善。如此,我们才能理解「天主的星」如何在我们祈祷的心和爱人的心中引爆:圣言不在自我窄小的内心,不在自大的连世界都容不下的内心,也不在比海深,比天高的两个无法沟通的心间,而是在一个谦卑而娇小的赤子童心中引爆。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让我们祈祷在圣言中隐藏的那颗「天主的星」,好让我们也能成为「天主的星」,并使我们成为天主「爱的心」,照耀世界,温暖人心。阿们!

 

提醒:
关于主显节后的读经——1月7日至12日的读经,应在庆祝主显节后诵读,直到以后的星期六。不过,在庆祝主受洗节(即主显节后的主日)后的星期一,开始常年期的读经。

 

已有0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