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早期传入中国简介3

2021-08-06 15:53     阅读量:7082

三、欧洲天主教与元朝

1、罗马教宗和欧洲国家对元军的策略:
蒙古军队直入欧洲心脏,全欧各国惶恐到了极点,他们把蒙古人看成是从地狱里窜出来的一群魔鬼。他们怎样抗拒这群魔鬼呢? 
2、柏郎嘉宾(1182一1252)
教宗依诺增爵第四从各会中选拔了一位博学多识的会士意大利人柏郎嘉宾,这位六十五岁的老修士,带着教宗的国书和另一位法国同会兄弟一同上路。他们自法国里雍城出发,跋涉万里,于1246年7月22日来到上都和林。那时正当元定宗继位,他对教宗的使节优礼有加,允许他在大帐内做弥撒。柏氏见到朝内上下官员大多是聂斯多略教徒,也见到许多从西方掳来的天主教男女教徒,还有神职人员。
教宗的国书主要内容:劝蒙古大汗率臣民信奉天主教,并劝蒙古罢兵,不要再与欧洲基督教国家为仇……。皇帝复信非常傲慢,大意是:你们愿与我和好,速来见我,叫我信你们的教。你们没有理由要我这样做,你们说我杀人太多,是因为他们不听上天和成吉思汗的命,杀了我们的使臣,所以上天是借着我的手杀他们。你信上天,我也信上天,赖上天之力,我自东征西,征服世界……。  
这次出使失败了,但西方人更进一步认识蒙古人的特点和元朝的势力,以及他们的宗教政策。 

3、罗伯鲁:
法国圣路易斯国王依照蒙古一王侯的儿子已领洗入教,并能率亚洲人民归正的设想,命令方济各会长选派一位有才学的会士出使蒙古。另一位修士与罗氏作伴,带着国王路易的希望从君士坦丁启程,渡黑海入俄罗斯,就在伏尔加河一带走入马队的营帐。这支队伍正是撒里答的部下,撒里答命人领他们去晋见大汗宪宗。他们又走了三个月,十二月底终于到了上都。
 罗伯鲁写道:在宫廷附近,我们见到一座大帐幔(蒙古包),上面有十字架,外形很像一座教堂,我们高兴极了,遂急步而入,一进门见前面有祭台,台上有一大银十字架,台帷上画着耶稣、玛利亚和若翰的画像,两边有天使陪衬,祭台两边有八支蜡台,日夜长明。我们又看到一隐修者端跪在一旁。在异国会有如此虔诚者敬主,我们激动的泪无法止住。我们不禁高声唱起:亚味天上的母皇,那位隐修者立即和起来。后经他自我介绍:他是亚尔默尼人,原在耶路撒冷隐修,后蒙天主默召到远东来传教,是早他一个月到这里的,又是罗马天主教人,我们从此如同家人一样住在一起了。在和林,我们见到许多欧洲教友,有法国人、匈牙利人、俄罗斯人,都是战争被掳来的。他们见到家乡来了两位神父都非常高兴,我们给他们行圣事。在和林,聂斯多略教派信徒很多,中国内地更多,他们多在宮廷内任高级职员,还有大教堂一座。在西安设有总主教,统管中国教务。他们的司铎大多不学无术,圣经只能读,不能讲,多数酗酒,品德很差。大汗对各宗教的教义都一律认为正确,这有他的政治意图。他说:各教都好,任何教的神,都恭敬。七月初我们被召见,大汗说:来的日子不少了,可以回去了。罗的同伴,因来时路经的千难万险,十分畏怯,便留在了那里。罗一人回归,1255年回到巴勒斯坦。

3、波罗弟兄东来西归:
中世纪意大利威尼斯人,世界闻名的旅游家马可波罗的父亲尼古拉,叔父玛窦,世称波罗弟兄。二人慕东方珍宝于1255年起程,顺着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路线东来。1260年他们沿伏尔加河来到中国的布哈拉,在那遇见了元世祖忽必烈派往伊儿汗国的使团返回,他们请波罗弟兄一同去上都晋见大汗。忽必烈热情款待了他们。两兄弟在中国周游了六年。1266年正准备回国时,忽必烈托他们给教宗带信提出:请教宗派一百名通晓<七艺>(即文法、伦理、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的传教士来大都,讲明天主教比所有宗教都真实优越。他预许如能做到这一点,他将率其臣民都要加入天主教。他还嘱托波罗二兄弟回来时,一定从耶路撒冷圣地取一点耶稣墓前的常明灯的油来。元世祖提出这些受到教会的欢迎,非常振奋人心。1269年四月,波罗弟兄回到欧洲,教宗克来孟四世刚去世,人事无法进行,只好先回威尼斯家等新教宗选出。此间他们去耶路撒冷恭领了圣墓灯油,在家一住两年。尼古拉的妻子死去后,他决定将十五岁的小波罗马可带到中国去。小波罗马可天资聪明,已经获有学位文凭。新教宗格烈高利十世选出后,立即召见他们,委托他们带上复信去回禀元世祖,由于诸多原因,只派两名多明我会士与他们同行,但这两人,中途改志未达到,只有他们父子三人去了。这是1271年的事。 
教宗为什么在这极其重要的大好时机仅派出两人?
分析原因可能有三:1、历次十字军东征(至此已七次),教会、国家、人民疲惫,财政凋敞。2、罗马教宗与罗马皇帝冲突激烈。3、罗马教会与希腊教会最后分裂。
他们父子三人走了三年半,于1275年才到达上都(北京)。世祖得知他们回来非常高兴,派人到四十日程之处欢迎,并予以重用。忽必烈恭谨收下圣墓灯油,奉为镇国之宝。在他们父子经商的岁月里,正式沟通了罗马教廷的关系。忽必烈对西方的天主教会有所了解,开始表现好感,给以后天主教传教士东来打开了门户,这都应归功于波罗父子三人。

已有0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