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体灵修|看,上主的婢女,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吧!(二)

2019-01-04 21:01   文/郎国锋神父  阅读量:6815
编:感谢郎国锋神父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小助手“信仰种子”栏目开辟了新的子栏目-“奥体灵修”用以连载郎国锋神父的佳作《奥体灵修——由圣经谈复兴》一书。本文4600余字。
第三节   “看,上主的婢女,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吧!”(二)
 
“看,上主的婢女,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吧!”这句话,真的是对圣母玛利亚生命的极美妙的描写。它出自圣母的口,是圣母内心世界的直接流露。所谓“言为心声”就是这个意思。

这句话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圣母以其极为谦卑的态度,怀着开放的心态,将自己交与天主手中,任凭天主按着他的旨意,在她身上成就一切,完成一切;反映出圣母的开放、空虚、谦卑、交托、纯朴地信赖、顺服、让天主作天主的美丽胸怀。圣母的这些优美品质,犹如缤纷的彩带被信德的绳索连接在一起,随着圣神的风在蔚蓝的天空下,翩跹飞舞,而圣母就是那穿梭于舞台上的婷婷玉女,展示着动人的舞姿,令人赞不绝口。

信德是圣母诸种美德的基础和彼此联系的纽带,是圣母出类拔萃的荣冕。

如果我们回到圣母生活的时代去看问题,便会发现童贞生子为圣母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是一项艰巨的挑战。首先,她根本无法向若瑟解释孩子的来源。若瑟是否会怀疑她的贞洁呢?是否会舍她而去呢?她怎么去解释呢?有谁会相信她的解释呢?事实上,“在同居前,她因圣神有孕的事已显示出来。她的丈夫若瑟,因为是义人,不愿公开羞辱她,有意暗暗地休退她。”(玛:一18~19)圣母所面对的是何等的压力呢?她如何去面对一双双怀疑与误解的眼光?其次,假如若瑟不娶她为妻,她就很容易被理解为犯奸的女人,按梅瑟的法律,这样的女人应该一律以石头砸死(申:二十二23)。按人的眼光看,圣母答应作救主的母亲,实在是冒着生命的危险;第三,人的理智怎么可以理解童贞怀孕呢?圣母能够理解吗?这绝对是不可思议的,谁能够相信呢?如果圣母去相信,是否有一点太天真了?然而,圣母面对这重重挑战,居然说道:“看!上主的婢女,愿照你的话成就与我吧。”这是什么表现?是盲目冒险,不可理喻,没有理性,还是真正的信德?

如果是真正的信德,我们应如何理解信德?如何调和信德与理性之间的矛盾呢?信德与理性真的矛盾吗?

圣母不是一个不要理性的人,她常常回到自己的内心反复思索;她对天使的预报也曾提出问题:“这事怎么成就?”这些都显示出圣母运用理性的思考。可以这样说,理性是人生活的基本准则,没有理性人们就会陷入生活的混乱。不过圣母处事的得体就在于她没有走向理性主义的极端,没有把理性绝对化。

理性过强的人,会把童贞怀孕视为不可能,因为这样的事,实在是超乎理性的理解,是理性所不能把握的。在理性的视野中,童贞有孕是超乎人性规律的,除非有天主的干预,是绝对不可能的。依凭理性生活的人,往往过分地注重理性,而忽略天主的作为,从而将超乎理性理解的事视为不可能。于是理性就成了走向天主的绊脚石。这就是理性主义对信德的束缚与捆绑。

圣经上说:“义人因信德而生活。”(罗:一17、哈:二4、希:十38)却没有说:义人因理性而生活。今天,我们受理性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影响,很容易忽略天主的能力而走向怀疑论,即使我们从理性上不否认奇迹的可能性,我们也往往采取过分谨慎的态度而不敢期求奇迹的出现。似乎耶稣说的:“信的人必有奇迹伴随着他们”也成了不可理喻的妄言(谷:17)。一个深深打上理性主义烙印的人怎么可能会有活泼的信德?一个没有信德的人又如何可能有奇迹伴随着他?

在圣母这里,天主是无限的奥秘,理性是有限的能力,理性不可能穷尽天主,不可能越过自己的限度把握天主。天主犹如无限的大海,而人的理性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贝壳,贝壳怎么可能将大海之水尽收己内?过分地强调理性而不去看天主的能力,就如同一个井中之蛙,看到了一圈蔚蓝的天空,就津津乐道地说:“我见到了穹苍之美,没有什么,也只不过像井水一样平静无奇。”试想一个面朝大海而仰望蓝天的雄鹰,会如何讥诮这个不自量力的小玩意儿呢?事实上,具有此等境界的雄鹰不但不会讥诮它,反而会善意地对之莞尔一笑。帕斯卡说:“我不能宽恕笛卡儿。”笛卡儿就是理性主义哲学的杰出代表。理性原则用在科学的、自然的范围内没问题,但当我们以理性去衡量信仰时,那可就捉襟见肘了。

正是因为理性的限度,我们的生活仅凭理性是不会健全的。我们还必须依凭信德而生活。理性和信德是认识天主的两扇门。只有将两扇门都打开时,我们同天主之间的通道才会更宽广。

信仰有着非理性甚至超理性的一面,但绝不是反理性的,它反而提升理性,使理性理解得更准确、更深刻。当理性对信仰或天主不明白时,它应当屈服在天主的启示之下。这种屈服是信德的一个标记,是理性承认自己的有限,确认天主的无限奥秘,而将身一跃,跳出自我,超越自我的表现。这不是理性的消亡,也不是理性昏迷地闭上了双眼,反而是理性突破自我限度的束缚,谦卑下来,找到了自己的真正位置。这里有一个吊诡的逻辑:当理性自以为了不起时,正是它渺小的时候;当它谦卑下来时,正是它超越自己,愈加伟大的时候。

圣母正是在这种逻辑中走向了信德与谦卑。真正的信德,不会过分地把持自己的理性,反而会空虚自己,谦卑下来,承认自己的有限。圣母称自己为:“上主的婢女”,充分地揭示了她虚怀若谷的心地,婢女的身份是低微的,她的主人不是自己,而是上主。她不随自己的看法自作主张,却将选择的主权留给主人。如果将主权留给主人,她自己的见解到哪里去了呢?倒空,倒空自我。这就是圣母的谦卑。

空虚自我是灵修的基本前提,没有空虚的心灵,就没有圣神在我们生命中的自由运作,因为我们内的很多东西会阻碍我们与圣神的运作配合,使圣神的恩宠不能在我们内淋漓尽致地发挥,于是我们自己就成了恩宠的绊脚石。我们犹如一个器皿,倘若被自我中心、执著、罪恶、伤害、不自由等所充满,哪里还有圣神运作的空间?我们要想在灵修上进步,必须将自己倒空。当“垃圾”被清扫干净时,我们才会被“活水”注满。所以,灵修的进步要求我们必须倒空自我。当自我消失的时候,正是成就自我的时候。空虚自我正是不恃己力的信德的表达,是信赖天主的能力的自然流露。
圣母空虚自我的结果,就是态度上的谦卑、顺服与信赖。谦卑与顺服是对空虚的不同侧面的描写。“空虚”强调静态的空无状态,“谦卑”强调态度上的无我,而“顺服”则强调行动上的、动态的倒空自我。三者可谓“一体三面”,是断然分不开的,但三者的共同目的都是透过“信赖”,将天主请进自己内,让他自由地去完成一切。

我们必须强调信德是空虚、谦卑、顺服的基础,没有信德它们就不会稳固,而且也是在信德的依赖中,它们才会实现它们的目的。圣母妈妈就是这几种德性的集大成者。

由于天主不会强迫我们,因此天主在我们内行动的自由,往往取决于我们空虚顺服的程度。一个在灵修上想取得进步的人,他修炼的核心,应当是在信德内空虚、谦卑、顺服、信赖。如此,好天主就会借爱完成一切。

谦卑是心灵的空虚,是倒空自我心神的表现,是心灵的贫穷,精神的空无。主在“真福八端”中将其称作“神贫”(玛:五3)。这样的人之所以有福,就是因为他把心灵倒空,并把心灵的主人让位于天主,并允许天主在他心灵之内自由作为。

但是,我们不能把灵修理解为被动不前的等待。天主不会给一个懒汉从天上掉下馅饼来。一个人要想有所进步必须同天主积极配合。“守株待兔”,甘坐死等,犹如一个痴人作了一场“黄粱美梦”,待他醒来之后,也只能两眼发呆。

更不可将灵修理解为人为的单方面的努力,而疏忽对天主的信赖。有一次,一个修女同我开玩笑,她通过手机发给我一个短讯,第一页写着“下翻”两个字,我就向下翻了一页,第二页写着“再翻”,我就接着再翻一页,第三页和后面的几页,依次写着“继续翻”、“不停翻”、“努力翻”、“再努力”、“快到了”、“最后一翻”,你以为最后一页写着什么?两行黑字历历在目:“小乌龟,别翻了,怎么翻也只能四脚朝天啦!”我想,灵修不是一个人孤独地、努力地拼命向前攀爬,向前“翻”。最重要的是天主对我们境界的提升。否则,我们就会像那小乌龟一样落得个四脚朝天的结果,是不会有什么真正进步的。
灵修更好被理解为天人之间合作的默契。既不是守株待兔,坐等天机,也不是像小乌龟一样的单凭一己之力努力寻找,而是人聆听到天主的召唤后,以其顺服的态度,凭着信赖,忠心耿耿地努力奋斗。小德兰曾用一个富有情趣的“爬梯喻”形象地解释了这个灵修历程:
 
“(一个小孩)决意爬到梯顶,去找妈妈。他提起小脚,想登上第一级。徒劳无功!因为他一直跌倒。好吧!你们要像这个小孩:修一切德行,为跨上圣德的梯级,常提起你们的小脚,但不要认为你们会登上第一级,是的!好天主向你们要的只是善意而已。他从梯顶用爱的目光注视你们。他会很快地被你们无用的努力所感动,而亲自下来把你们抱在怀中,带到他的国度里,在那里你们再也不会离开他。”
 
人的努力算得什么?它只不过是善意地表达了对天主的忠信罢了,真正将人提升的却是天主的手臂。

我们应当空虚下来,让天主成为唯一的完成者。不要太固执地相信自己的能力,以至于成为十足的“英雄主义者”——骄傲自恃,无视天主。要把目光投向天主,而不是自己。圣母在面对天使的预报时,没有顾虑什么人性的困难,只是将目光投向了圣神,单纯地、朴实地信赖了圣神的能力。这种单纯地将目光投向天主,在信德中注视天主,默观他的行动,信赖地向他开放自己的胸怀,并让他在自己身上自由地去完成一切的境界,不正是一种神秘的静观生活吗?

说其神秘,并不是说它晦涩难明,深不可测,而是说它并不把持自我,却让天主自由地完成一切。天主的行动,天主的完成,是神秘生活的本质所在,是此一境界的首要因素。天主的行动在于创化、塑造、更新、圣化、提升。一切全由天主来完成,离开他我们便一无所能。

所以,我们要静静地注视天主,单单地期待他来行动,从不期望自己做些什么。当然我们不是寂静主义者,我们会有所行动,但我们的行动并不自作主张地完成什么,而是同天主配合,仅仅是同他合作罢了。圣母正是这样地把自己交给了天主,单单地顺服他,积极地配合了圣神的运作。

静静地注视天主,单单地期待他来行动,这是神秘的静观,是在爱的吸引下,充满信赖地默默观看。如果我们深入地分析,我们会发现:圣母的静观是单纯的,她的信赖是朴素的。一方面,她没有顾虑童贞怀孕的重重困难;另一方面,她也没有顾虑自己身份的卑微和限度,只是单纯地信赖圣神的能力,把目光紧紧地凝视在天主身上,专注于他的行动,积极合作,勇往直前。这里没有过度的人性顾虑,也没有深刻的辩证思维,只有纯朴的果敢的信赖。圣母没有把希望建立在人的感受和理性之上,而是怀着信德把一切交与天主,信赖天主。这信赖犹如晶莹剔透的水晶,毫无杂质,玉洁冰清,单纯如水。

人性的顾虑,源于人们不能放手,力图掌控局面的心理。这样的人相信的不是天主,而是自己。他的安全感没有建基在天主身上,对天主的信赖还不牢固。天主是爱,为他们只不过是个口号,并无其实。如果信赖天主的爱与能力,还顾虑什么?难道天主会害我们吗?圣母没有害怕,因为她深信天主是爱。天使称圣母为“万福,满被恩宠者”,并说圣母是“蒙祝福的”,此时,圣母回到内心深处去思虑,去默观。她能默观到什么结果呢?我想她一定看到:这“万福”纯粹是天主的爱的无条件的施予,是天主的爱促成了此事。由此可见,圣母之所以纯真地信赖了天主,完全是因为她心目中的天主是爱。

在爱的吸引下,单纯地注视天主,信赖天主,让天主按着他的话成就一切,这就是圣母的境界。一个深入堂奥,豁然开朗,崇高巍峨的神秘境界。

我惊讶,赞叹,景仰,爱慕,激动,流泪了。我因为有一个这样的好妈妈而心潮澎湃、泪水潸潸。

美丽可爱的妈妈,我爱你!愿你的孩子们都热爱你!直到永远。如果你的孩子们都生活你的品质,那么教会复兴之日,则指日可待矣!

已有0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