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黑暗时期中保持希望?

2023-04-12 10:01   万有真原  阅读量:6814

作者:彻疏明

 

我想这应该是许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我们处在一个罪恶、堕落、破碎不堪的世界中,特别是生活在宗教受到管制甚至压迫之地的基督徒们,神学文章发不出去,无法公开布道的环境中,希望的建立似乎障碍重重。作为一个用中文写作的神学作者,我个人对此深有体会,面对嘲讽与攻击,心血一次次化为乌有,人难免会陷入失望的痛苦之中。正如几内亚枢机大主教Robert Sarah所说“将一切人类精神上的问题都视为一纸空谈的社会,用肤浅的物质来消磨时间,人们就不会去思考关于永恒的可能性”。因此,当我们看着身边环境堕落的趋势,许多人会开始担忧,并且疑惑:当一切变得如此错误,我们如何能够保持希望呢?

我们都知道忍耐是保禄推荐的美好品质,但是忍耐并不能减轻痛苦,真正让人在黑暗的时刻减轻痛苦的是——希望。

虽然灵修建议不是我的强项,但这篇文章里我尝试浅聊一下“如何在黑暗时刻保持希望”,但愿能够帮助到一些急需这方面建议的朋友们。

 

首先我们要明确最重要的一点是:基督徒的希望是来源于天主的许诺(Christian hope is in the promises of God)。这些应许会在日后的全体复活(General Resurrection)中实现——也就是新天地(new heaven and new earth)的到来时。因此,圣托马斯·阿奎那提醒我们:我们的希望必须明确地集中在未来的生命上。他在《神学大全》关于希望这样写到:“除非是与永恒的喜乐有关,我们不应当祈求天主赐予我们任何其他的好处。因此,希望的重点是关于永恒的喜乐。而我们祈求天主赐予我们的其他事物,则是次要的,并且也应当是与永恒的幸福相关的:正如信仰的重点是关于天主,其次是关于那些与天主有关的事物。”(Summa Theologiae II-II, q.17, a.2, ad 2. 本文作者自行翻译)——在此我们能总结出一条希望的准则:希望应当只关注在天主的应许上,而不是关于当下的世界。

不过,即使我们都清楚这是我们的希望应该有的样子,但是正如“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要在糟糕环境中记住并履行这一准则却非常困难。对于这个问题Dominican修士Fr. Ambrose Little(2023)给出了一条很有帮助的说法:“就算我所希望的所有事情在这个世界全都顺利发生了,我依然不会感到满足。因为所有人都是破碎的,我们无法在破碎中找到真正的满足。”

圣咏146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你们不要全心依赖王侯大臣,也不要依赖不能施救的世人;他的气息一断,就要归于灰土,他的一切计划,立刻化为乌有。(Ps 146:3-4)

因此,虽说大家都喜欢说“万事如意”,然而无论我们所想要的事情如何顺利,由于人类本身的局限,我们都无法在这个世代得到真正平安快乐的生活。——我们的希望必须依赖于天主,因为只有这位“就是善本身”的造主才能赐予完美的生命。而讽刺的是,往往当我们的生活变得不顺心时,才会提醒我们这一点。

对于这一点,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圣经中的以色列人。如果你读过旧约,应该知道以色列的历史:天主曾经许诺给以色列民族一个自己的国家,而他也实践了他的应许,——以色列人享国几百年,一直处于繁荣的祝福之中。然而由于他们后期的堕落与不信,天主遂允许他们被外邦人征服并流放。想想这样的打击是多么毁灭性的,被巴比伦征服不仅表示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国家,而且也失去了拥有自己的家园、文明、宗教的自由,甚至天主的圣殿也被毁于此。发生这样的悲剧,也许你会想,好吧,以色列完蛋了,被流放而寄居于外邦人之中的犹太人一定会逐渐淡化他们祖先的信仰。不过,事实正相反,正是大流放的悲惨经历教育了他们如何把希望集中在天主身上。因此,当几十年后他们回到故土,这才真正重拾了对上主的信仰与崇拜。

巴比伦囚虏 /Babylonian Capacity

 

这对我们来说也非常有教育意义,我们无法控制我们所处的社会向哪种方向发展,但我们却可以决定自己是否选择对上主的应许充满信心。如果我们选择信任天主的许诺,我们就可以在黑暗的环境中保持希望。

 

另一个榜样就是殉道者们。想象一下殉道是什么样的,从世俗的角度来说,殉道=失败。殉道者们想要归化他们的敌人,然而,殉道的荣耀只能来源于你没能说服杀害你的凶手。不过,殉道者之所以能够接受这样的失败,是因为他们的信心与希望告诉他们天主的应许是真实的,而他们的希望只专注于他们的天主身上。

虽然这样的希望很难用肉眼看到,不过正如保禄在《罗马书》中所说“因为我们得救,还是在于希望。所希望的若已看见,就不是希望了,哪有人还希望所见的事物呢?但我们若希望那未看见的,必须坚忍等待。(Rm 8:24-25)”因此,我们的这种希望要求完全的信任,不过好消息是,我们有一位可以毫无保留地去信任的——正是创造世界又创造了我们的那位,许下了这些承诺。

圣咏146:5-6:“凡是以雅各伯的天主为自己扶助的人,以上主天主为自己希望的,是有福的人!上主创造了上天与下土,海洋和其中的一切所属。他持守信实,必直到永久。

首位殉道者圣斯德望 /St. Stephen the first martyr

 

我曾经听过一个观点说,我们所有的痛苦除了生病和受伤是肉体上真实的痛苦,其他所有都来源于我们的价值认同而已。因为这个世界是破碎和堕落的世界,是于死亡与离别宰制下的世界,所以当然,生活于此世会感到痛苦是肯定的。

但是我感谢我主,因为你从来没有许诺过我们这条路会好走。相反,你让我们背上我们的十字架——但你说过你轭是轻的,是因为你亲自来帮我们负担了我们无法承受的重量。“你们为了我的名字,要为众人所恼恨”——看,他早就告诉过你,但他也许诺“坚持下去,必能得救”(Mt 10:22)。

我在上一篇灵修文中提过的,保禄告诉过我们,没有一个基督徒可以跳过受苦直接进入复活,但我们的希望在于基督许诺我们比现在的一切痛苦好得多的奖赏。他也确实信实的,因为他为了这个许诺,亲自来承受难以想象的痛苦而为我们战胜了世界,所以我们应当相信他。

 

如果你问如何才能相信希望,我会建议你回看圣周五的加尔瓦略,回看圣周六的坟墓——你的上主降生于贫穷低贱,曾经像一个屈辱的奴隶,被比他有权势的人钉在十字架上,他仿佛一个无能为力的底层人,没有权力也没有钱,连路人都可以随便嘲讽他。当在他死后甚至连自己的坟墓也没有,只能睡在别人提供的坟墓里,一切仿佛已经尘埃落定,他确实死了,也被埋葬了——“我们原本希望他是默西亚,可他却被判了死刑”,在他死后连最亲近的门徒们都感到失去希望。这一切看起来都太黑暗了,他曾经所行的风光无限的神迹都没了意义。

可是,当他复活的时候,他才把“真正的希望”带给了全世界,因为他说过“我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如果你盼望的是基督的国,那么你应该知道你的希望是什么。

 

这篇帖子的封面图片我用的是德国画家Eichenberg在1951年的画作“面包队伍中的基督”。1951年的德国确实是黑暗的,如果你想要活下去,你需要凌晨起来排几个小时的队去买面包。可是,这幅画如此充满力量,提醒我们基督就在我们中间,只是许多时候——特别是痛苦黑暗的时候,大家都无视了他的存在。

今天的弥撒Homily中我们的教士Fr. Brandan也讲了类似启发性很强的话。他说,在基督复活之后,他开始显现给许多人看,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需要亲眼见到他——甚至看见他吃东西、触摸他的伤痕,来相信确认他的复活。不过,在他升天之后,已经不需要再用肉眼去看他了,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证据去确信。而且,他以更多的方式存在于我们中间,而你也总能在穷人与受苦之人身上看到你的基督。

我相信很多人都曾多少体验过基督临在的感觉,但更多的时候你无视了他,正如去往Emaus路上的那两个门徒一样,主就在你的身边和你说话,但你没有认出他来。

面包队伍中的基督 /Christ of the Breadline, Fritz Eichenberg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多少提供一些思路。最后,罗马书8:37送给各位:然而,靠着那爱我们的主,我们在这一切事上,大获全胜。

 

版权声明:

本文圣经引用自《天主教圣经(思高本)》。本文《神学大全》引用自英文译本Second and Revised Edition of The Summa Theologiae 1920版 ©️2017,本文作者自译中文。

本文作者保留一切版权,转载或二次上传需取得授权,禁止侵权,禁止商用。

 

学术与思想参考:

St. Thomas Aquinas (1485), Summa Theologiae, II-II, q.17, a.2, Second and Revised Edition, 1920, Literally translated by Fathers of the English Dominican Province

Fr. Ambrose Little, O.P. (2023), How to Have Hope in Times of Darkness, Posted on Aquinas101

 

【如果您觉得本文有用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很重要。更多神学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圣托马斯如是说”】

 

已有0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