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会音乐的质量(附音频)

2021-04-07 10:15   纳爵之盾  阅读量:5063

 

被造界的看守者——人,凭借感受和直觉,把看守的被造界中已有的现象提取出来,我视之为学问,比如物理、生理、心理;人同样凭借感受和直觉,把已有的几门学问中各自一点内容,进一步取舍加工,更新成更简的学问,我视之为艺术,比如音乐,即是物理、生理、心理、地理、历史的学问各取所需集成在了一起。艺术并非无中生有般地创造,它是对于被造界的各种标记取舍后的记录。它并非比科学更为无序,它是更加有序和有度的。

 

艺术是人类在被造界中经过两次有意识的提取得来的学问,所以升华性是艺术的最大标记,它从物质世界中取材,功效在精神世界。而人的精神最不圆满的状况就是天主的隐而不现,所以艺术常常在宗教中被用以表达对无限、对造物主的渴望,而成为祈祷的拓展。可见,期待感和神秘感是艺术的原始特点。这两种感受贯穿了祈祷中的生命的基本事实。没有期待感的艺术,就是没有矜怜;没有神秘感的艺术,就是没有谦逊。

 

 
 

 

 
对于艺术家来说,密契祈祷的境界,需要从密契物质和人心中的纹理开始。天主在任何时地人中投放的标记,都是属于天主自己的、供艺术家观察的参照点。而分辨这些必需隐藏的参照点,成为一个艺术家最大的功课。
 

美和善是艺术家面前的可供记录的参照点,但美和善都分为真实的和虚假的,多有名不副实,需要不可忽视的分辨力。这种分辨力取决于想要成为艺术家的人其内心对于天主的渴望程度,这是成为艺术家的首要条件,因为他的天职是采集最真实的美善,而为众人揭示真实所在。正是艺术家的分辨力和精神水平决定了艺术品的卓越和平庸。

 

天主教的杰出艺术,无论视觉的艺术还是听觉的艺术,共同的重要标记就是无需语言和概念,一眼就能令人认出天主教。彼此互不模仿,却都在讲述真理上不由分说,都拓展了教会的富饶和教友的感情。原因在于卓越的艺术家们不约而同,都直接跨越了世俗的记号,经由天主信实的路,也就是他的忠仆铺设的路,才把思想通过这些前期工作,可靠地直接对准天主。

 

教会在今昔一再宣认额我略圣咏应成为礼仪音乐的优先者和圣乐创作者的灵感来源。所以大圣额我略就是每个圣乐艺术家创作之路上不可绕过去的第一位天主忠仆。大圣额我略在第一个千年为圣乐制定的规范,仍在今日被教会视为参照。额我略圣咏和它其中的规范及蕴含的创新元素是活生生的,它当然远远不仅存在于过去,更存在于未来。

 

规范是由人制定的,用来使绝大多数使用者获得完全的期待,少数有创造力的艺术家,在原有规范的安全基础上,为后世拓展出一点点新的规范。这是规范和大部分人、规范和创新者之间的正确关系。真正的创新者一定先前是一位保守者、学习者。

 

 
 

 

在教会没有宣布新规范的近现代,可供圣乐艺术家们注意和学习的名字寥若晨星,他们是查尔斯·古诺、卡米尔·圣桑、莱昂·伯尔曼、洛伦佐·佩洛西、马克斯·雷格、奥利弗·梅西安、安东·布鲁克纳、多美尼各·巴尔托卢奇、乔治·拉青格等人。如同额我略圣咏时期和复调音乐时期的圣乐大师们一样,他们都在纷乱的当代把艺术定睛于最崇高的那一位,持守着圣乐的法则和精纯,自然引导聆听者提升祈祷的境界。

 

神圣和世俗取得协调的场所,就是以神圣的法则认识世俗世界之际。如同以天主的心、以教会的心为心,拓展人灵的体谅心和悲悯心。仅举一例:圣桑《第三交响曲“管风琴”》第一乐章后半段,poco adagio,郑明勋指挥巴士底歌剧院管弦乐团或马格指挥波恩交响乐团的版本,只有在与额我略圣咏和复调音乐一脉相承的这类音乐形式中,世俗、世间所有情理,才能与神圣相协调,界线暂消。

 

尽管圣乐是转瞬即逝的,但它会进入教会和天主的心,进入永恒。所以圣乐必须完美、理想、卓越、纯正。尽管它受时地因素制约,认识和再现它们,要受到世俗和舆论左右,并且我们也难以知道什么是下一代基督徒的时尚,但是如果发掘者、创作者和聆听者的心中对于天主的渴望始终强大,谦逊温柔地依赖教会的既有规范,效法天主的忠仆,就能为下一代基督徒的教会艺术环境提纯,制造出超越他们期待的“时尚”,抢先于那时的世俗。

 

音乐传递能量的优先场所,依次是现场、唱片、阅读。如果您的堂区没有高水平的现场演绎,退而求其次的正确方式是:从欣赏录音、发掘乐谱、阅读文献开始。

 

指挥大师、天主教徒穆蒂说过:“音乐因现在而存在,并且永远存在于现在。”音乐是在时间流逝中增长能量的听觉艺术,圣乐可以圣化它所存在的这段时间,使得时间的真谛在人心中出现,时间是天主让我们接近他自己的路。在这一点上圣乐可以帮助我们意识到,人的整个生命也是如此。这就是人灵当中真正的期待。

 

 

已有0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