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若瑟的圣诞节

2020-12-25 23:45   纳爵之盾  阅读量:7245

 

从一幅画谈起

 

关于耶稣诞生,最富有神学意义的圣像画(icons)之一,当属俄罗斯东方教会的圣人安德肋・鲁布寥夫(St. Andrei Rublev,约1360~1430)的“吾主降诞的圣像”。这幅画从救恩史的角度来描绘耶稣降生的奥迹,最令人不解的是:画中所绘的救主诞生,并不像西方艺术家们所表达的圣诞画像那么平安、静谧、充满生命、喜乐与光荣,令人起敬起爱,而是充塞着疑问与焦虑。

 

 
 
 

 
 
 

 

整幅的背景不是客店、马棚,而是一个山洞,更好说是个墓穴,墓穴的深处是见不到底的黑暗。画作者要表达的神学思想是:救主耶稣的诞生乃是新的创造,是天主再次用祂的话语(光明)来冲破黑暗的世界;祂的诞生是为了祂的死亡和复活(教父圣奥斯定与尼撒的圣额我略);祂的诞生造就了第一个满被恩宠的果实——始孕无玷的圣母玛利亚;祂的诞生使全人类合而为一,这一点可以从两队天使所分别指引的牧羊人(代表以色列)和三贤士(代表外邦人)看出来。也有神学家把呵护婴孩的牛解释为以色列的象征,驴则为外邦人的象征。

 

最令人惊奇的是:裹着小耶稣的不是襁褓,而是裹尸布;刚刚分娩的玛利亚并没有把爱子抱在怀中,或是下跪朝拜,而是侧身而卧,且是躺在真正的襁褓内;在叶瑟树下的大圣若瑟则拖着下巴,在冥思苦想着:“是何婴孩?”或“孩子是谁的?”还有一个披着兽皮的老人在一旁(象征着那位诱惑者魔鬼)在纠缠着他。可以说,这是玛窦福音所没有记载的若瑟的第二个梦。

 

这幅圣像画中,除了天使之外,只有耶稣、玛利亚和若瑟带有光环,可是这一家人看起来却没有任何情感交流。那么,除了以上救恩史的神学诠释外,作者在这幅圣像画中还要表达什么呢?其实,画作者是在邀请所有在平安夜里看见躺在马槽中的这生命与救恩记号的人来反省:面对生命,人的责任是什么?

 

在原作者看来,解开画中奥秘的钥匙,正是在若瑟的另一边——女仆在为新分娩的主母与新生婴儿盥洗的场景。它不只是在告诉所有如同玛利亚与若瑟一样思考的人们:天主子真的降生成了人,更是在暗指历代以来的教会现实。她(教会)是时常借福音分娩救主的主母,也是时常要为主母盥洗的婢女,即为主母割除世俗的脐带,并恢复她神性的光华。

 

冥想的圣若瑟

 

其实,鲁布寥夫的画作中真正的提问者,即他创作动机的真正启发者,正是冥想的大圣若瑟。从玛窦福音所记载的第一个圣诞故事(玛二1-23)中可以看出,若瑟是紧随在玛利亚之后,面对“问题教会”来默观降生奥秘的“基督徒”。这里所说的“问题教会”,我们不应该不加思索地指向今日令人满面羞惭的教会,而是应当回溯到圣史玛窦所处的初期基督徒团体。而且“问题”本身应当既指困难与纠缠,也指使读者不断超越的提问。

 

若瑟同今天的基督徒一样,并不是基督降生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因此他的问题也是我们的问题。若瑟的提问其实也并不只是:“是何婴孩?”或“孩子是谁的?”这样的问题。事实上,前者看来是那么深远,后者又显得那么俗气。而更可能是:“面对救主诞生的奥秘,我该做什么?面对这个生命礼物与事件,我有什么责任?”。要知道,玛窦在他的族谱之后,第一个福音故事便是“天使向若瑟预报救主诞生”(玛一18-25),这是玛窦版本的“天使报喜(annunciation)”。玛窦福音开篇的族谱(玛一1-17),亦如一株奥秘的叶瑟树(Jesse tree),在树下躺着一位作梦的人,他就是圣若瑟。中世纪的圣像画中常常以这一场景来表达将临期中祈祷的教会。

 

若瑟虽然没有如同玛利亚一样积极地回应说:“这事怎能成就?因为我不认识男人”(路一34),但是若瑟也有自己的困难:他怕娶一个未婚先孕的少女,且有更切身的疑问:“在圣神内受生”(玛一20b)是什么意思?从这个隐含的问题开始,玛窦以“在梦中冥想的圣若瑟”为主线,展开了他降生福音的叙述。

 

玛窦福音的耶稣童年史叙述,以若瑟的五个梦和五个旧约圣经的应验来展开。“五个梦”,暗指在“问题教会”的处境中,天主救恩计划首先在义人的祈祷中施展开来。“五个旧约圣经的应验”则象征着天主的话,即福音,才是一切困难与问题的解决之道。然而,在祈祷与启示中,我们读出的是一位服从且勇敢、充满爱意和柔情、接纳与负责,甚至在阴影中的父亲的心(参阅教宗方济各,开启圣若瑟年牧函《父亲的心》,2020年12月8日)。

 

若瑟在第一个梦中,把自己的想法和困难,即“不愿公开羞辱她(玛利亚),有意暗暗休退她”(玛一19),放在天主台前。他在梦中祈祷,他不但是个做梦的人,更是一个善于解梦的人,他比今天的解梦大师更有信、望、爱的艺术。在第一场梦中,他不但得到了天使的安慰,更接受了“在圣神内受生”以及“厄玛奴耳”的奥秘启示。当然,在这里最大的安慰是那句来自旧约的福音:“厄玛奴耳,天主与我们同在”。然而,若瑟仍心存疑问:这事怎样成就?因圣神受孕是什么意思?并且,若瑟仍然要面对作为一个男人来说最大的羞辱:“若瑟虽然没有认识她,她就生了一个儿子”(玛一25)。可见,祈祷虽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却能让我们带着问题,甚至在阴影中成长和前进。

 

若瑟的第二个梦

 

若瑟的第二个梦在玛窦福音中是隐藏的,但它也是鲁布廖夫画作的灵感所在。在福音中,玛窦则以「贤士来朝」(玛二1-12)来突出异星的光辉。同样在鲁布廖夫的画中,自上而下的那道异星的皓光也处于中轴线上,背景是一贯的金黄色,象征着光明普照着大地与人心。在贤士来朝的叙事中,未出场的若瑟,被一个寻求真理的团体“贤士”所代替(Raymond E. Brown的观点)。在贤士们所见到的记号中,只有“婴儿和他的母亲玛利亚”(玛二10),这时的若瑟也许在一边思考着……。

 

 
 
 

 
 
 

 

但是,在鲁布廖夫看来,若瑟才是这场戏剧幕后的主人公。在玛窦福音中,若瑟与东方贤士们是寻求真理的同路人(homo viator)。不同的是,若瑟所经验到的“白冷之星”不是在天上,而是在祈禱的内心。贤士们在梦中得到启示,不要回到黑落德的黑暗里,而若瑟早已在服从人间权威的历史记号中,看出了天主的旨意:“回到白冷老家登记户口”(参阅路二3)。玛窦福音中贤士来朝的场景是在白冷的若瑟家中,而在鲁布廖夫的笔下,追求真理的若瑟则是在他“心灵的黑夜”里,即世界的黑暗中。

 

然而,在同一白冷之星的照耀下,却有不同的两类人:一类是以信德来追求真理的人,他们是祈祷的圣若瑟与来朝拜真理的贤士们;另一类是以不信拒绝真理的人,他们是黑落德、司祭长和经师们。后者以不信,死在了他们的黑暗里。若瑟则在白冷家中的梦里祈祷,他以望德冲破了心灵的黑夜,领受了世俗的统治者们所拒绝的真理:“你犹大的白冷啊!在犹大的城邑中,决不是最小的,因为将由你出来一位领袖,他将牧养我的百姓以色列”(玛二6;米五1-3)。

 

白冷这个小村庄(路加把它称为「城」),既是牧人之乡(牧人们瞭望整个羊群和耶路撒冷的守望台),亦是面包之家。这个新生的婴儿耶稣将是个好牧人,也将是除罪的羔羊;祂既是承行天主旨意的食物——我们的日用粮,也将是赐给人类的礼物——天主的爱。而在鲁布廖夫看来,若瑟在这第二个梦中是一个寻求“合一”的人。若瑟在白冷的微末奥秘中,在祈祷的梦中,看到了与他同在路上的贤士们的生命历程:上路、寻找、迷失、重回、朝拜;也看到了他的同乡,那群牧羊人,为福音所做的见证;更看到了历代以来,以真理和心神朝拜造物主的新人。

 

另外,在一些鲁布廖夫原作基础上创新版的救主降诞圣像画中,有画师们专门把玛利亚反复思想,但又显得平安谦和的眼神,朝向苦想的大圣若瑟,用以表达“蒙恩的教会”在向“问题的教会”传经送道的奥秘。是的,若瑟同贤士们和今天的我们一样,“看见婴儿和他的母亲玛丽亚,就俯伏朝拜了他”(玛二11)。只是圣若瑟献上的不是黄金、乳香和没药,而是祈祷的果实:合一。

 

 
 
 

 
 
 

 

在若瑟的冥想中,“真理内合而为一”的奧跡呈现出来:向死而生的人类,与为死而生的天主子,在此合一;为爱而生的天主子,与因爱而生的人类,在此合一;天主的光荣与人的生命在此合一;满被恩宠的教会——以玛利亚为图像,及在问题中祈祷的教会——以若瑟为图像,与教会的首领——耶稣基督,在此合一。

 

若瑟:生命的守护者

 

在圣若瑟的第三、四、五个梦中,由祈祷而来的服从与接纳,使他能在生活中以勇敢和负责与天主的救恩计划合作。这三个梦以三个地点为转移:从白冷的光荣之家,到逃往象征世俗的埃及之地;又从罪恶之地返回到依然险象环生的以色列地;最后才按天主的计划定居于纳匝肋。在路上奔波的圣若瑟,在他生命中最关心的就是娇小的耶稣与柔弱的玛利亚。因此,教会称圣若瑟是耶稣、玛利亚及教会的护卫。作为圣家之长,他有着深度的洞察力,明智的决策力,义人的圣善与关怀,勇敢的意愿和以静默表达的爱心。大圣若瑟诚可称为“四枢德的化身”。

 

不过,在玛窦福音所启示的圣家图像中,除了贤士们所见到的默观的圣家之外,玛窦所强调的另一个圣家图像就是临在于难民与被迫害者中的圣家。圣史玛窦有意把若瑟的后三个梦这样安排:由第三个梦开启逃亡之路,由第四、第五个梦导出回归之路。从结构上看,在白冷发生的“无辜婴孩遭屠杀”事件,似乎是一个后来插入的经文。但其实不然,这是玛窦的烘托手法,就如同“贤士来朝”在整个降生故事中的作用一样。

 

玛二13-15记载圣家逃往埃及,若瑟得到的启示是:“我从埃及召回了我的儿子”(欧十一1)。今天,圣若瑟如同古圣若瑟一样,以兄弟之爱启迪着教会,引导教会以宽恕和祝福,将无数的天主子女从罪恶中召回到恩宠的家园。

 

玛二16-18记述的是无罪婴孩遭屠杀,其实是要表达“圣家心系白冷”的情结。在这场惨剧中,若瑟听到的是:“在辣玛听到了声音,痛哭哀号不止;辣黑耳痛哭她的子女,不愿受人的安慰,因为他们不在了”(耶卅15)。这场惨剧是一个中心事件。若瑟虽然不在场,但若瑟仍然在祈祷中,以极大的痛苦等待这场屠杀尽快结束。同样,今天圣若瑟也在祈祷中,与辣黑耳一同为在疫情中的人类哭泣。

 

玛二19-23记载圣家回到纳匝肋。圣若瑟得到的启示是“他将称为纳匝肋人”(参阅依五十三)。“纳匝肋”在耶稣时代是一个受轻视的地方(参阅若一46),但圣若瑟如同古圣若瑟一样,总能把人所谋划的恶事,转化为天主所要的善事,好拯救许多的人(参阅创五十20)。在纳匝肋的圣家中,大圣若瑟不但是圣家之长,更以其工作与祈祷、生活与德表,成为后世教会所托赖的中保:他是家庭主保、父亲主保、劳工主保、临终主保、教会主保和中国主保。

 

在今天,他更是难民与移民的主保。作为主保,他更应该是生命的守护者,天主礼物的保护者(a protector of God’s gifts)。我们应该同冥想的圣若瑟,一起走向这充满问题的世界,走向需要为生命负责的每一处所。学习大圣若瑟,成为天主礼物的守护者。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尊重每个受造物与环境;要关心每一个人:小孩子、老人、病人、穷人、难民、移民……;要关心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妻子、丈夫、父母……;去努力建立忠诚、恒久与圣善的友谊。因为一切受造物都被委托给我们保护,我们都应该对每一个受造物负责。

 

若瑟(Joseph)的希伯来原文有“天主将要加上(God will add)”的意思。在天主子降生成人的奥迹中,天主在人身上加入了神性。而在谦卑与圣善的大圣若瑟身上,天主将加上两个奥秘:童贞女生子与道成肉身。并且,天主将在以若瑟为代表的所有义人身上,加上祂的生命、恩宠和光荣,而且使生命更加丰富,且恩上加恩,光荣上加光荣。

 

在天使的预报中,若瑟蒙召为父;在耶稣降生的平安夜里,若瑟蒙召成为一个合一的祈祷者;在逃亡与回归的奔波之路上,以及在安贫乐道的圣家中,若瑟成长为一个以慈父的心,呵护生命的人。面对奥秘,若瑟以祈祷整合了自己的父职人生,成为一个整合的人,及为合一祈祷的人。在瞻仰马槽中的生命奧跡时,你在祈祷什么?是在祈祷一颗心吗?

已有0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