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牧”教理讲授

2020-11-21 21:40   公教文明  阅读量:6275

  • 经由 吉安卡洛·帕尼(GIANCARLO PANI S.I.) 
  • 2020年11月16日

善牧教理讲授起源于1950年代,由圣经学者和犹太教学者索非亚·卡瓦莱蒂(Sofia Cavalletti)和蒙特梭利教育家吉安娜·戈比(Gianna Gobbi)共同创立,她们当时正在一起为一些儿童初领圣体做准备工作。向她们提出有关要求的是阿黛尔·科斯塔·诺奇(Adele Costa Gnocchi),她是玛丽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最有远见的合作者之一,在罗马市中心开设了一个“儿童之家”,进行儿童教育。

长期以来,科斯塔·诺奇一直期望能够继续多年前始于巴塞罗那、但出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的经历,这也正是促成“善牧教理讲授”诞生的背景。

数学与善牧

对事物的理解不仅需要溯源,更应注意观察某些经验能够得以传承并持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大约一个世纪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塞罗那,为了向小学一年级学生讲授加减法,一位老师发现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她将小小的方型积木来回挪动,堆积在一起意味着“加”,将它们分开则是“减”,依此类推1

这位女教师是天主教徒,在参加一场有关宗教礼仪的大会时,向一位与会发言者孟塞拉特(Monserrat)本笃会修士询问儿童信仰和祈祷初期操练的要素。修士毫不犹豫地回答:“圣经和礼仪,特别是弥撒”。

但是如何教给孩子呢?最重要的无疑是与父母一起参加弥撒,但这并不能吸引儿童对礼仪主动的参与。由此,为了培养儿童对学弥撒的兴趣,一项有关研究表明:利用一些适当的辅助材料可以使他们明白其中的意义。数学教学材料于是被派上了用场。虽然并非易事,但从中发现,儿童有理解信仰奥迹的潜能。从此开始了进一步研究,逐渐发展为后来的“善牧教理讲授”。

当时的女教师玛丽亚·蒙特梭利是毕业于罗马大学(或罗马一大Sapienza)的首批女性之一,也是医生、儿童神经精神病学家和教育学家,并且倾心于对儿童的培育,特别是边缘化和残障儿童。她发现了,吸引儿童注意力及帮助他们成为自己生活主角的重要性。尤其是,幼年儿童自小便具有的灵性使她深感惊诧,她说,“儿童对自然事物和超自然事物的区分能力极强,他们的直觉促成我们对宗教信仰熏陶时期的思考” 2。儿童在这个时期的宗教洞察力和潜能令人吃惊。如果有人对这种表述感到惊讶,请不要忘记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在《天主教教育宣言》中早已明确指出,幼儿“从小便能感知天主的存在”,父母因此有义务“帮助他们发展” 3

对于蒙特梭利,宗教教育是她在“儿童之家”时期的巅峰,她在三本书中描述了这段经历,其中包括《教堂中的儿童》。她在书中声称:“让儿童参加礼仪是完成他们初期宗教教育所必需” 4。确实,这样做的结果出人意料:“蒙特梭利将礼仪放在宗教教育问题之首,这证明她已经理解了‘符号’在教理讲授中的根本重要性。符号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头脑对现实的理解,而更是再现任何时代的人都可以参与的情景和现实。因此,‘符号’的教理讲授不属于任何主知主义范畴,它更有助于完满幼儿的宗教生活。在这方面,蒙特梭利在宗教领域的工作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对她留下的这一宝贵遗产,后人深表感谢并努力继续发扬光大” 5

蒙台梭利发现儿童的内心渴望使他们赢得“无限喜悦的感激和新的尊严”,这种喜悦是内心成熟的体现,这种尊严促使成年人尊重“将大的启示交给小孩子”的原则,因为耶稣对我们的教导是:“父啊!天地的主宰!我称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瞒住了智慧和明达的人,而启示给小孩子”(玛11:25 )。

“儿童之家”

1954年,从巴塞罗那到罗马。出于一些个人原因,蒙台梭利无法亲自完成宗教领域的研究,而是由她的学生及合作者阿黛尔·科斯塔·诺奇(Adele Costa Gnocchi)在坐落于新教堂的“儿童之家”继续进行。这位教育家是索非亚·卡瓦莱蒂(Sofia Cavalletti)非常熟悉的一个好友,就住在她家对面的一栋房子中。她请卡瓦莱蒂为一些初领圣体的儿童做准备工作。卡瓦莱蒂在罗马大学担任Eugenio Zolli的助手,他曾任拉比,并进行有关塔耳慕得(或塔木德)经文的研究。卡瓦莱蒂此后曾从事翻译工作,为佛罗伦萨版的圣经翻译了希伯来语的《依撒意亚》和《箴言》,为保禄出版社的最新译本翻译了《友弟德传》和《艾斯德尔传》。

后来,蒙特梭利教育学家吉安娜·戈比也加入了卡瓦莱蒂,带来新体验。她们主张,一方面从阅读圣经开始着手,特别是福音里的比喻,因为它们是耶稣最宝贵的训导;另一方面,在礼仪方面进行对弥撒的说明,使幼儿理解其中的含义。在教会逾两千年的历史传统中,圣经和礼仪始终是基督徒信仰生活的真正基础和源泉。卡瓦莱蒂曾这样写道:“幼儿对宗教经验的反应使我们看到它如何打动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得到深刻的触动。[…]他们这种善于宗教表达和祈祷的自发性,使我们联想到它发自内心深处,同属于儿童的天性” 6

圣经

教理讲授的关键是基督宗教最重要的真理:天主与祂的造物之间至关重要的关系,也就是圣经中的“盟约”。孩子们可以通过对圣经的直接聆听对其有所认识和体验 7。具体进行方式非常简单:阅读圣经字句,然后让孩子们自己慢慢吸收理解。

在圣经中,若望福音善牧的比喻具有极大吸引力。在丰富多彩的情节中,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就是:善牧“按着名字呼唤自己的羊”(若10:3),羊认得他的声音并跟随他。从他们“回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及其表情和图画得到证明,此章节对儿童有不同凡响的魅力。自古至今,传统圣经诠释中对比喻中的这个片段都只不过只言片语。卡瓦莱蒂对此的注释是:“耶稣的‘按着名字呼唤’是对生命的呼唤。 […]当善牧以孩子的名字称呼他时,他认识伟大圣经传统中的天主[…]这便是奥斯丁所讲的‘内在的教导’(intusdocet)” 8。“孩子们对比喻的反应是,在多次重新聆听和与有关教材打交道时,他们会进入一种长久的默想和静思,或是向牧羊人和羊发出亲吻;当他们发现自己是羊时,会发出由衷的欢笑” 9。孩子们极易进入角色,并很快建立信任、保护和情感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如果一只羊迷路了,牧羊人将所有其他羊都留在羊栈里,然后开始寻找,直到找到为止,就好像那只迷路的羊是最重要的——这个情节使所有的孩子都很感动”。

对于没有阅读能力的儿童,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圣经经文之后,借助教材使内容得以具体化,以便他们随时随地独自参与和默想。以若望福音中的比喻为例,辅助教材包括文字叙述范围内涉及的因素,由木制牧羊人、绵羊、羊圈模型组成。另一个关键时刻是让儿童亲自动手制作教材,这将有助于他们进入属于自己的比喻并从中不断受到新的启发 10。在此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做自发性的祈祷,也就是与取得信任的牧羊人交友和共处。这种方法很有效益,它教导儿童什么是祈祷以及如何祈祷 11

儿童的声音和信仰往往还可以丰富成年人的信仰经验。难怪有些家长在感慨子女的内心变化之余领会到教理学习的价值,主动提出上慕道班的要求。

理解的表现:喜悦

怎样知道孩子们从念给他们的圣经经文中有所领悟?显而易见的表现就是:他们脸上的光彩和发现自己生活中重要事件的喜悦。“儿童喜悦的源泉在于他们接收的信息,愈是以最接近客观、最简单的方式传达,愈是在他们身上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与所有吸引儿童的游戏、玩笑、奖励或其他类似方式一样,善牧的教理讲授对儿童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遗憾的是,它因此被某些人认为是对天主圣言的冒犯和对人类的不恭。信息的吸引力出于它本身,而不是因为我们将其庸俗化,使它变得‘有趣’。喜悦是儿童的自我表达方式,是他对内心深处感知的召叫、对盟约的伙伴发出回应,说出‘我在这里’。[…]如果有意建立盟约,那些主动参加盟约的人必须作出回答;回答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在我们看来,儿童的回答是最纯真的:他们的自然反应是享受与天主的同在。儿童踏着‘圣洁的欢乐之路’以盟约者应有的尊严加入” 12

另一个有助于儿童的是“芥子”的比喻,使他们理解一颗最小的种子,怎样从针头那么大,竟能长得像一棵树,使天上的飞鸟可以栖息在它的枝头(参见玛13:31-32及其他)。这是形容天国的比喻,它从无而来,但却以不断释放出的惊人能量,将世人拥入怀抱。对福音信息中最伟大和最重要的内容,儿童完全有领悟的潜能。在这个比喻中,这一切被具体化到一粒芥子上,它不过是“各样种子里最小的”(玛13:32)。这也正是儿童自身经历的成长和生命的奥秘。

礼仪

为了能够使天主圣言通过礼仪得到传播 13,圣经须在各种礼仪庆祝中活现,教友可以在那里“从圣言和基督的身体中汲取营养” 14。在善牧教理讲授中,礼仪成为儿童与天主建立个人关系的另一个基础 15

“关于礼仪,令人吃惊的是儿童在语言符号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深刻理解能力。他们能够超越礼仪的表面现象,掌握符号的基本作用,理解其中传达的圣经启示和信仰内涵。许多儿童图画最能表达他们所领悟的圣经和礼仪的联系。具有代表性的是一个六岁的哥伦比亚儿童,他发现善牧比喻中的羊的是‘人’,又学到圣体圣事中与葡萄酒在圣爵中结合的‘水滴’代表人类,于是,在他的图画中,水滴变成了羊” 16

这就是“孩子的宗教潜能”,卡瓦莱蒂也称其为“神奇的知识”:“儿童实际上知道没有人告诉过他们的宗教方面的事情” 17。她回忆起一个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例子,一个讲解圣洗圣事礼仪的片段。在向四至六岁的儿童解释覆手的意义时,考虑到那个年龄阶段理解能力的有限,她进行这样的试探:“我拿着一个戒指,伸出胳膊,张开手,反复两三次让戒指掉落,并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送给他们那个礼物。然后我空手重复同样的手势,对他们说:‘神父在给小朋友付洗的时候这样做也是在给他一个礼物,但什么也没有掉下来,那是为什么?’孩子们好像觉得这个问题实在太简单,异口同声地回答:“因为他给了我们圣神”。我注意到他们使在场的两位神学学生大吃一惊。孩子们是从哪里学到的这些知识?我无言以对,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确实知道” 18

同样,司铎在弥撒中将手放在面包和酒上时,我们看不到什么事情发生。他这样做是什么意思?一个四年半的女孩露西娅的回答是:“他是以面包和酒呼唤圣神” 19

关于此类教理讲授经验,以下两本书籍中有具体描述:《3至6岁和6至12岁儿童的宗教潜能》 20和一本由Francesca和Patrizia Cocchini收集的文选 21

从三岁开始…

善牧教理讲授第一级段从三岁开始。幼儿时期的最初几年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这一点已经得到当今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同。

少儿期和青春期是教理讲授的开展时期,通过对圣经和礼仪的深入学习进行。六岁以上儿童进入第二阶段,他们的成长需要主题上的扩展,为人处世上开始伦理道德的需求。对此,福音的格言(参见玛5:20-48)、天主的武装(参见弗6:11-18)和慈父的比喻(参见路15)都是非常适用的训导,有助于他们初领告解和圣体圣事的预备,并为最终与善牧的相遇做好铺垫。值得强调的是选择接受初领圣体的自由,儿童应在家庭成员、教理讲授者和神父的帮助下,由他们自己决定初领圣体的适当时间。

“你们的师傅只有一位”(玛23:8)

最后,我们必须突出的另一个特征是教理讲授者的事工,他们“不应停留于个人和个人见解及态度,或诱导慕道者心智上的依附。更重要的是,不应试图将自己的个人见解和选择当作教义和耶稣基督生活的训导进行灌输。每个教理讲授者都应对耶稣奥迹的教导身体力行:“我的教训不是我的,而是派遣我来者的”(若7:16)。这也是圣保禄对待这个重要问题的方式:“这是我从主所领受的,我也传授给你们了”(格前1:23)。[…] 教理讲授者必须有超脱自己的能力:‘我的教义不是我的’!” 22。总之,慕道的真正唯一导师是主耶稣,教理讲授者只是福音中所说的“无用的仆人”(路17:10)。他们在工作中,尤其是在儿童对圣言的理解上 23,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指导。

但是,索非亚·卡瓦莱蒂还指出了第二个老师,那就是孩子们自己,“他们不是书本,但却是地地道道的老师。他们自己对此一无所知,也没有讲台,但正因如此,他们的举动更有效益[…]圣经和儿童同时使我发现了心底那些无疑属于恩赐的价值,我只知道这一切都是无私的恩赐,因为这既不是出于索取,更非刻意追求所得。这个结果不是因为有意识的努力,我对此不得不报以无限的感恩” 24

教理讲授的惊喜

从1960年代起,除了针对儿童的教理讲授活动以外,还出现了成人培训课程。这些教程结束时通常需要参加考试并领取由罗马牧区教理传授事务所认可的证书。

毫无疑问,善牧教理讲授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是它不仅在各个教区、培训中心、宗教学校,而且在其他国家和大洲得到了迅速传播。它先是发展到中欧和东欧,又跨越大西洋到达墨西哥的美洲印第安部落,并继而传入北美印第安人当中,经历了一个普世性的发展。特别是在美国,它不仅受到圣公会和新教徒,还受到东正教的极大欢迎。这一切都显示了福音的合一。如今,善牧教理讲授还受到加尔各答德肋撒的仁爱修女会修女们的欢迎,她们在布朗克斯、纽约以及中美洲的各个国家得以推行;自2009年以来,修女们已在所有工作环境中采用了善牧教理讲授方式。

2015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凤凰城举行的关于“善牧教理讲授”的国际会议上,有来自五大洲26个国家的856位教理讲师到会。两年后,墨西哥教理讲师在恰帕斯州的圣克里斯托瓦尔-德拉斯卡萨斯举行了一次会议,参加人数约450人。

参考文献

  1. 参阅:蒙特梭利,《儿童的发现》(M. MONTESSORI, La scoperta del bambino), Milano, Garzanti, 1950年, 288 s.
  2. 同上, 325.
  3. 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件,《天主教教育》宣言Gravissimumeducationis, 条3. 
  4. 蒙特梭利,《教堂中的儿童》(I bambini viventi nella Chiesa), 1922年,同《玛丽亚·蒙特梭利著作》(Opere di Maria Montessori), Milano,Garzanti,1970年,页12。另外两部作品是:《基督中的生活》( La vita in Cristo), 1931年;《向儿童讲解神圣弥撒》(La Santa Messa spiegata ai bambini), 1932年. 
  5. 索非亚·卡瓦莱蒂,见蒙特梭利,《玛丽亚·蒙特梭利著作》,引,5 s. 
  6. 卡瓦莱蒂, 《儿童的宗教潜能,我与3-6岁幼儿的经验》(Il potenziale religioso del bambino. Descrizione di un’esperienza con bambini da 3 a 6 anni), Roma, Città Nuova,,1979年,页35.
  7. 参阅宗座促进新福传委员会,《教理讲授指导》,Città del Vaticano, Libr. Ed. Vaticana,,2020年, 条91-94.
  8. 同,《善牧教理讲授文选》(La catechesi del buon Pastore. Antologia di testi scelti), F.-P. COCCHINI编,Bologna,,EDB,,2015年,页30.
  9. 同上.
  10. 要求亲手制作教材有诸多原因,它不仅有助于个人理解与吸收,对抗仓促不安的效率主义和消费主义,找到更适合儿童及成人内心灵性需求的工作节奏,还可以促进手、脑和心的互融(参阅同上,页59).
  11. 同上,页113-118。参阅宗座促进新福传委员会,《教理讲授指导》,引,条86-87.
  12. 同上,页31.
  13. 参阅宗座促进新福传委员会,《教理讲授指导》,引,条95-98. 
  14. 参阅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件,《天主的启示》,条6,条 21.
  15. 圣体圣事在慕道中的中心位置及其举行方式至关重要:儿童需要在家庭、教理讲授者和司铎的帮助下,独立分辨举行圣事的时机;为避免儿童因仪式进程速度过快而分心,初领圣体的准备工作需进行从早到晚持续四天的避静,包括举行圣事的当天。如果有慕道者参加圣洗圣事,初办告解圣事的庆祝活动应与庄严的圣洗圣事标志-白袍和烛光-联系在一起。参阅S. CAVALLETTI, 《善牧教理讲授》(La catechesi del Buon Pastore), 引,页55-60.
  16. F. COCCHINI, ,《善牧教理讲授,蒙特梭利方式的应用》(La “catéchèsedu bon Pasteur”, une application de la méthode Montessori), 载于Communio,第262期, 2019年, 121 s. 
  17. S. CAVALLETTI,,Il potenziale religioso del bambino…,引,页36.
  18. 同上.
  19. 同上.
  20. 同上,Il potenziale religioso del bambino…,引;同上,《6-12岁儿童的宗教潜能,我的经验》(Il potenziale religioso tra i 6 e i 12 anni. Descrizione di un’esperienza), 罗马, Città Nuova, 1996年. 
  21. 同上,《善牧教理讲授文选》(La catechesi del buon Pastore…),引;参阅教理手册:S. CAVALLETTI – G. GOBBI, 《我是善牧者,教理讲授指导及儿童画册》,1-5册(Io sono il Buon Pastore. Guida per i catechisti e Album per i bambini, voll. 1-5. 罗马, Coletti, 1970 年(重印: Todi, Tau, 2007年). 
  22. 若望保禄二世,宗座劝谕《教理传授》(Catechesi tradendae),1979年,条 6.
  23. 慕道班讲师的任务是:通过学习有关圣经和礼仪的基本知识,以及教会延续至今的生活传统,包括使教会今天依然充满活力的神学、普世和社会运动,不断深入理解基督的启示;有序地准备和维持“中庭”(atrio)-儿童相聚并和成年人一起感受宗教体验的环境,这个地方应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进行沉思和默想;动员儿童亲自动手准备教理讲授材料,同时在超出个人能力范围以外的地方与他人进行合作(参阅S. CAVALLETTI, La catechesi del Buon Pastore…, 引,59).
  24. 同上, 页14.

原文链接

已有0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