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书屋|理查.罗尔《踏上生命的第二旅程》(三)

2018-02-01 13:02   陈开华神父  阅读量:4303
文/陈开华神父
你无法藉由大量阅读关于第二段人生的书,就越过第一阶段人生直达第二阶段。必须是由恩典推动着你向前迈进。
 
1.生命第一阶段的任务是为了创造适当的容器,以及回答生命中最首要也最基本的问题,例如:我的个人意义何在? 谁将与我同行?我要如何养活自己?而人生的第二阶段,简单来说,就是要去寻找这个容器注定要承载、传达的内容……容器本身并不是结果,它的存在是为了成就你更完整、更有深度的生命,而你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有多丰盛!……问题就在于,第一阶段的任务让我们耗费了太多的心血、汗水、卵子与精子、泪水和岁月,使得我们往往无法想象人生居然还有第二个任务,还有其他我们被期许要去完成的事。尽管耶稣说旧皮囊装不了新酒,我们却说旧皮囊就已经够好了。耶稣说,如果我们不准备新皮囊的话,「新酒要涨破旧皮囊,酒要流出来,皮囊也破了」(路加福音5:37,39)。人生的第二阶段应该承载得住新酒,因为届时我们已经有了强韧的皮囊,经得起维系我们人生方式的种种考验。(理查德•罗尔著,王淑玫译:《踏上生命的第二旅程》,台北:启示,2012年,69页)
 
2.不同的传统都运用过许多隐喻,来形容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人生的差异:新手与专家、启蒙与开悟、奶与肉、文字与精神、初阶与进阶、洗礼与坚振礼、学徒与师傅、清晨与夜晚,「伯多禄,当你年少时……当你年老时」(若望/约翰福音21:18)。唯有当你开始活在第二阶段的人生时,才看得出两者之间的差别。
 
但是,这两阶段的人生是累积又延续的,两者都非常重要。你无法藉由大量阅读关于第二段人生的书,就越过第一阶段人生直达第二阶段。必须是由恩典推动着你向前迈进。(70页)
 
3.走在第一阶段旅程的「初阶者」几乎毫无例外地认为真正的进阶者太过天真、单纯、「状况外」或根本就是累赘。他们无法了解自己还没经历过的事、 全心投入第一阶段的任务中,无法看得更远。相反地,如果一个人已经超越了前一个阶段,他或她将永远保持着对初阶者的耐心,并且能自然而充满耐心地去协助他们(虽然事情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或是不费力)。这就是让这些人成为进阶者的原因!进阶者永远能以同理心接纳初阶者,否则他们就不是进阶者了!(71页)
 
4.几乎所有的文化,甚至绝大多数的宗教历史,都投注于创造与维持第一阶段的人生课题,也就是自我认知的三大关键:安全感、性向与性别。这些不仅让我们忙碌追寻,甚至占据了我们全部的时间。这种情况从过去的历史到现在,恐怕一直没变……在成长的岁月中,我们花了太多心思关注自我,使得我们总是太过防卫又太过冒进,根本没多少时间可以用在单纯地生活、纯洁的友谊、无用的美、与自然沟通,以及其它的事物上。(71-72页)
 
5.我们需要界线、身分、安全感,还有某种程度的秩序与持续性,才能发展自我与文化。我们还需要自觉「特别」,需要「自恋药物」----我的意思是,我们在生命的早期都需要一些成功、响应以及正面的响应,否则我们将会把余生都浪费在一直向他人需索这些,或是不断悲鸣自己的匮乏。你可以这么说:确实有好的、必须的「自恋」。首先,你必须拥有自我结构,然后再放弃、超越它。(72-73页)
 
6.一旦满足了自恋的需求,你就不太需要去保护、捍卫、证明或是强调你的身分了。你已经拥有它了,而且远远足够。这就是「救赎」的真实意义,尤其是满足我们自恋需求的,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存在;当你问对「我是谁?」的问题时,所有「我该怎么办?」的疑问通常也就自行解决了。那么多宗教人士一再积极地证明、捍卫他们的救赎理论,真让人怀疑他们到底有没有经历过任何一点神圣的映照。(73-74页)
 
7.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想要、也需要不同的肯定、衡量和保险。但是我们必须谨慎,否则它们将会占领我们,成为掌控一切的需求,阻止我们继续成长。因此,出现在圣经中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不要怕」,事实上有人数过,发现这句话出现过三百六十五次!如果我们不超越自己早期对于个人安全感、生命延续、生存动机(基于恐惧的「爬虫脑」)的需求,我们将永远无法跨越人类或灵性发展的初期阶段。(74-75页)
 
8.这种被秩序、控制、安全、享乐和确信所盘据的不幸结果,导致有极高比例的人永远无法活出他们人生的真正内容!人生并不只是建立界线、保卫身分、创造种族,以及教导控制冲动而已。正如耶稣所说:「你们为何要问,我要吃什么?要穿什么?」对此他回答说:「因为生命贵于食物,身体贵于衣服。」(路加福音12:23)「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灵魂,为他有什么益处?或者,人还能拿什么作为自己灵魂的代价?」(玛窦/马太福音16:26)
 
9.处在第一阶段的人生时,有太多的防卫行为导致了太多的攻击行为,让人无法进入真正重要的课题,而那正是促使你步上更进一步旅途的力量。所谓人类的成熟,既不具攻击性也没有防卫性,而是终于接受现实就是如此。(75-76页)
 
10.成长与发展是有方向性的,而非静止的「咬紧牙关忍耐」而已。你必须能同时锁定、激发「行动」与「方向」,否则就谈不上所谓成熟或不成熟。似乎大多数导师都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尽力整合这两个几乎在每个类似结构中都一定会出现的关键洞见。(77页)
 
11.只有透过后期更宽广的观点,你才能了解前期的事物。这就是为什么成熟的社会注定是由长老、资深者、圣者还有开悟者所领导的原因。唯有他们,才能担任社会或任何属灵组织的真正领导者,少了他们,就会变成「盲人领瞎子」,年轻人的暴力帮派或自杀炸弹客就是最典型的现象。那些并非真正领袖或长老的人,只肯定还处于不成熟人格阶段的人,当然,正因为彼此的不成熟,不成熟的人往往会热爱并且选择他们。(77-78页)
 
12.如果你在智慧、身量,以及在天主和人前的恩爱上(路加福音2:52)都已增长,你就能充满耐性地包容、了解之前所有的阶段。这就是我之前所说「跨越并囊括」的意思,也正是你已开悟、在心智上成熟、行为也真正成熟的可靠标记。任何宗教中的智者高人,总是宽容、同情,并且有着超高的包容度。他们不制造对立,跨越了自己起始团体的范畴,但同时他们仍旧尊敬、并且妥善运用所属宗教的智慧。犹太人耶稣最常批评自己的宗教,但他却从不曾脱离!(78页)
 
13. 成熟之人的想法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悠游于「两者皆是」和认同眼前海洋中的这一切人。这些心智已开悟的人,倾向在宗教改革上添加润滑剂,如爱因斯坦所说:「经由这些完整而神圣的人经常性地出现,神才得以推动人类与宗教前进。」(78-79页)
 
14.如果改变与成长并没有设定在你的灵性中,如果对盲目恐惧与狂热的天性少了严正的警告,你的信仰将总是归结在崇拜现况,以及保护目前自我位置和个人利益上----宛如这些就是神一样!虽然耶稣最先宣扬的讯息就是「改变」!他告诉他的听众要「悔改」,这其实就是改变心意的意思,但这并没有强烈地影响到基督宗教的历史,「抗拒改变」十分常见,常见到几乎已成为我们对宗教人士的期待了。他们倾向于热爱过去,远超过未来或现在。我们只能归结出,大多数组织性宗教仍旧活在第一阶段生命的课题中,所有文化中的多数人也通常都处于这个状态。(79-80页)
 
15.所谓的先知,就是那些不在乎你是否准备好要听他们讯息的人。他们之所以说,是因为他们该说,而且说的是真理。(80页)
 
16.第一阶段的旅程总是关于外在、公式化、肤浅的感情、旌旗与徽章、正确的仪式、圣经金句、特殊的衣着等,这些都大幅地取代了真正的精神层面。(见玛窦/马太福音23:13,32)
 
17.在我们第一阶段的生命中,缺乏承载这令人惊叹内容的容器,也没有准备好承装如此让人心醉神迷的美酒的皮囊。因为,真正的经历神,是「焚烧,却不烧毁」(出谷纪/出埃及记3:2),一正如荆棘丛之于梅瑟。但是我们大多数人还没准备好面对这种焚烧,甚至没有被告知有这种焚烧存在。关于这点,伊斯兰教的奥秘主义者似乎最为诚实,正如我们在鲁米(Rumi)、卡比尔(Kabir)还有哈菲兹(Hafiz)狂喜又煽情的诗句所显示那般。就定义上而言,真正的经历神总是「太过」(too much)!唯有在摧毁了我们不实的自我之后,才能抚慰我们「真实的自我」。我们必须要诚实地面对这一点,而不是散播快餐宗教。大部份早期的宗教,是让你准备好接受这种焚烧的伟大馈赠,这种内在的经历神,就像是创造一个能让神诞生的马厩一样。(82页)

已有0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