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约 伯多禄前书 引言
上一章 下一章

宗徒之长伯多禄的小史史料来源有二:一是圣经,一是教会的圣传。伯多禄在蒙召之前,名叫西满,伯多禄(“磐石”之意,希伯来文为刻法)是耶稣给他改的名字(若1:24)。他与胞兄安德肋出生于加里肋亚湖北岸的贝特赛达城,身为渔夫。在第一次捕鱼的奇迹后,耶稣才召他为宗徒,为渔人的渔夫(路5:8-11)。伯多禄在众宗徒中,连在耶稣的三位爱徒中,常居首位(玛10:2; 17:1; 26:37; 谷5:37);他领受了元首职权(玛16:13-19)和耶稣特为他祈祷的预许(路22:31,32);在耶稣复活后,隆重地接受了管理全教会的元首职权(若21:15-17);在耶稣升天后,由《宗徒大事录》的前半部可知,他作了耶稣在世的代表,始终执行了他的元首职权。公元约四三、四四年,按宗12:17的记载:他“往别的地方去了”,大概是去了罗马。四九年又出现于耶京,主持宗徒会议。随后曾到过安提约基雅(迦2:11-14)。再后,除知道他由罗马写了这两封书信外,《新约》经书再没有记载他的事迹。按欧色彼和热罗尼莫的记载,他以后定居于罗马,在尼禄皇帝时,即公元六七年,为主殉难而死,他的遗体葬于梵蒂冈山岗。圣教会每年六月二十九日庆祝他殉难的节日。


《伯前》的作者确实是伯多禄宗徒,因为在信首的致候辞内已明明写出;此外,古传说和书信内容也一致如此证明。若把本书内容和宗内伯多禄的讲辞作一比较,彼此间也十分相合。


本书的收信人,是散居在小亚细亚北部的信友。写本书的动机,是因为作者听到该处的信友,不断遭受教外与犹太人的迫害,受着背弃信德的威胁(2:12;3:14-16;4:12-16),所以宗徒写了此信,为安慰他们的忧苦,坚固他们的信德,劝勉他们:困难无论如何重大,仍当善度真正信友的生活。


本书写于巴比伦(5:13),即罗马(以巴比伦指罗马,见默17以及初世纪犹太人的作品)。写作的时间,大约是在尼禄教难之前,即公元六三至六四年间,其时保禄适在西班牙。


本书的希腊文虽间有闪族的语风,仍堪称典雅。全书的中心思想既是劝勉信友保持信德,效法基督的德表,善度信友的生活,所以内容方面几乎全是有关道德的言论,对教义问题,只偶然涉及而已(1:3; 3:18-22)。


本书除致候辞(1:1,2),序言(1:3-12)和结尾语外(5:12-14),可分为四段:第一段:泛论信友应该善度真正基督徒的生活(1:3-2:20);第二段:分论信友对各级人士,以及彼此间应尽的义务(2:21-3:12);第三段:劝勉信友要追随基督的德表,忍受一切苦难与迫害(3:13-4:19);第四段:几项有关信友团体生活的特别劝言(5:1-11)。